拼音 | yìng tiān lì | 注音 | ㄧㄥ ㄊㄧㄢ ㄌㄧˋ |
首字母 | yt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儒略曆、陽曆、公曆 | ||
反義詞 | 農曆、陰曆 | ||
基本解釋 | 1.宋代曆法名。宋初沿用周顯德制的《欽天曆》,因推驗有誤,乃於建隆二年五月,詔令司天少監王處訥等另造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定名《應天曆》。其歷分夜為五更,每更分五點。更以擊鼓為節,點以擊鐘為節,更點之法自此始。參閱《宋史.律曆志一﹑二﹑三》及《方技傳上.王處訥傳》。 |
馬依澤(921~1005),【注:“馬依澤”乃阿拉伯語Mu‘izz的音譯名,義為“給……增光的,尊敬……的,給予榮譽的”】,號溫叟。西域魯穆國(位於小亞細亞當時的東羅馬帝國,宋代稱“盧眉國”,今歸屬土耳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