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ú tiān | 注音 | ㄈㄨˊ ㄊㄧㄢ |
首字母 | f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酷暑、炎熱、酷熱、烈日、熱浪、烈日當空、火熱、熱辣、炙熱、烈日炎炎 | ||
反義詞 | 寒冷、涼爽、涼風習習、秋高氣爽、天涼好個秋、秋意漸濃、初秋、秋風送爽、秋高氣爽 | ||
基本解釋 | 指三伏時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參看〖三伏〗。 |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