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n lǐ | 注音 | ㄊㄧㄢ ㄌㄧˇ |
首字母 | t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道理、理由、道義、原理、道行、道德、原則、正義、合理、公正 | ||
反義詞 | 邪理、迷信、違理、不義、不正、不合理、不公、歪理、偏見 | ||
基本解釋 | 天然的道理天理難容|上合天理,下順民情。 |
天理,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法門;儒家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亦指自然的法則;猶言天道。《禮記·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南朝 梁江淹《知己賦》:“談天理之開基,辯人道之始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