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ēn kōng | 注音 | ㄓㄣ ㄎㄨㄥ |
首字母 | zk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虛空、空無、無物、空白、空曠、空隙、空蕩、空無一物、空無所有、空無一物 | ||
反義詞 | 實體、實物、有物、有形、有實、有實體、有實物、有實際、有實在、有內容 | ||
基本解釋 | 壓強遠小於101325×105帕的稀薄氣體空間。通常稱壓強大於13332×10-1帕的低壓空間為低真空”,壓強為13332×10-1~13332×10-6帕的為高真空”,壓強小於13332×10-6帕的為超高真空”。真空技術廣泛應用於各種工藝過程,如映象管的製造及有機合成等方面。電子顯微鏡、加速器等,都必須在高真空下才能進行工作。 |
真空的含義是指在給定的空間內低於一個大氣壓力的氣體狀態,是一種物理現象。在“虛空”中,聲音因為沒有介質而無法傳遞,但電磁波的傳遞卻不受真空的影響。事實上,在真空技術裡,真空系針對大氣而言,一特定空間內部之部份物質被排出,使其壓力小於一個標準大氣壓,則我們通稱此空間為真空或真空狀態。真空常用帕斯卡(Pascal)或托爾(Torr)做為壓力的單位。在自然環境裡,只有外太空堪稱最接近真空的空間。
1641年義大利數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長管子內加滿水銀,然後很緩慢的將管口倒轉在一個盛滿水銀的盆內,管子內水銀柱的末端是 76 厘米高。這時玻璃管最上方無水銀地帶是真空狀態。這一實驗為“托里拆利實驗”,完成實驗的玻璃管為“托里拆利管”。
愛因斯坦在用場論觀點研究引力現象時,已經認識到空無一物的真空觀念是有問題的,他曾提出真空是引力場的某種特殊狀態的想法。首先給予真空嶄新物理內容的是P.A.M.狄拉克。狄拉克於1930年為了擺脫狄拉克方程負能解的困境,提出真空是充滿了負能態的電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