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弟子規》根據《論語》等經典編寫而成,集孔孟等聖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是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養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讀物。
  • 原文版
  • 注音版
  • 譯文版
  • 弟子規,聖人訓。
  • 首孝悌,次謹信。
  • 泛愛眾,而親仁。
  • 有餘力,則學文。
  • 父母呼,應勿緩。
  • 父母命,行勿懶。
  • 父母教,須敬聽。
  • 父母責,須順承。
  • 冬則溫,夏則凊。
  • 晨則省,昏則定。
  • 出必告,反必面。
  • 居有常,業無變。
  • 事雖小,勿擅為。
  • 苟擅為,子道虧。
  • 物雖小,勿私藏。
  • 苟私藏,親心傷。
  • 親所好,力為具。
  • 親所惡,謹為去。
  • 身有傷,貽親憂。
  • 德有傷,貽親羞。
  • 親愛我,孝何難。
  • 親憎我,孝方賢。
  • 親有過,諫使更。
  • 怡吾色,柔吾聲。
  • 諫不入,悅復諫。
  • 號泣隨,撻無怨。
  • 親有疾,藥先嚐。
  • 晝夜侍,不離床。
  • 喪三年,常悲咽。
  • 居處變,酒肉絕。
  • 喪盡禮,祭盡誠。
  • 事死者,如事生。
  • 兄道友,弟道恭。
  • 兄弟睦,孝在中。
  • 財物輕,怨何生。
  • 言語忍,忿自泯。
  • 或飲食,或坐走。
  • 長者先,幼者後。
  • 長呼人,即代叫。
  • 人不在,己即到。
  • 稱尊長,勿呼名。
  • 對尊長,勿見能。
  • 路遇長,疾趨揖。
  • 長無言,退恭立。
  • 騎下馬,乘下車。
  • 過猶待,百步餘。
  • 長者立,幼勿坐。
  • 長者坐,命乃坐。
  • 尊長前,聲要低。
  • 低不聞,卻非宜。
  • 進必趨,退必遲。
  • 問起對,視勿移。
  • 事諸父,如事父。
  • 事諸兄,如事兄。
  • 朝起早,夜眠遲。
  • 老易至,惜此時。
  • 晨必盥,兼漱口。
  • 便溺回,輒淨手。
  • 冠必正,紐必結。
  • 襪與履,俱緊切。
  • 置冠服,有定位。
  • 勿亂頓,致汙穢。
  • 衣貴潔,不貴華。
  • 上循分,下稱家。
  • 對飲食,勿揀擇。
  • 食適可,勿過則。
  • 年方少,勿飲酒。
  • 飲酒醉,最為醜。
  • 步從容,立端正。
  • 揖深圓,拜恭敬。
  • 勿踐閾,勿跛倚。
  • 勿箕踞,勿搖髀。
  • 緩揭簾,勿有聲。
  • 寬轉彎,勿觸稜。
  • 執虛器,如執盈。
  • 入虛室,如有人。
  • 事勿忙,忙多錯。
  • 勿畏難,勿輕略。
  • 鬥鬧場,絕勿近。
  • 邪僻事,絕勿問。
  • 將入門,問孰存。
  • 將上堂,聲必揚。
  • 人問誰,對以名。
  • 吾與我,不分明。
  • 用人物,須明求。
  • 倘不問,即為偷。
  • 借人物,及時還。
  • 後有急,借不難。
  • 凡出言,信為先。
  • 詐與妄,奚可焉。
  • 話說多,不如少。
  • 惟其是,勿佞巧。
  • 奸巧語,穢汙詞。
  • 市井氣,切戒之。
  • 見未真,勿輕言。
  • 知未的,勿輕傳。
  • 事非宜,勿輕諾。
  • 苟輕諾,進退錯。
  • 凡道字,重且舒。
  • 勿急疾,勿模糊。
  • 彼說長,此說短。
  • 不關己,莫閒管。
  • 見人善,即思齊。
  • 縱去遠,以漸躋。
  • 見人惡,即內省。
  • 有則改,無加警。
  • 唯德學,唯才藝。
  • 不如人,當自礪。
  • 若衣服,若飲食。
  • 不如人,勿生戚。
  • 聞過怒,聞譽樂。
  • 損友來,益友卻。
  • 聞譽恐,聞過欣。
  • 直諒士,漸相親。
  • 無心非,名為錯。
  • 有心非,名為惡。
  • 過能改,歸於無。
  • 倘掩飾,增一辜。
  • 凡是人,皆須愛。
  • 天同覆,地同載。
  • 行高者,名自高。
  • 人所重,非貌高。
  • 才大者,望自大。
  • 人所服,非言大。
  • 己有能,勿自私。
  • 人所能,勿輕訾。
  • 勿諂富,勿驕貧。
  • 勿厭故,勿喜新。
  • 人不閒,勿事攪。
  • 人不安,勿話擾。
  • 人有短,切莫揭。
  • 人有私,切莫說。
  • 道人善,即是善。
  • 人知之,愈思勉。
  • 揚人惡,即是惡。
  • 疾之甚,禍且作。
  • 善相勸,德皆建。
  • 過不規,道兩虧。
  • 凡取與,貴分曉。
  • 與宜多,取宜少。
  • 將加人,先問己。
  • 己不欲,即速已。
  • 恩欲報,怨欲忘。
  • 報怨短,報恩長。
  • 待婢僕,身貴端。
  • 雖貴端,慈而寬。
  • 勢服人,心不然。
  • 理服人,方無言。
  • 同是人,類不齊。
  • 流俗眾,仁者希。
  • 果仁者,人多畏。
  • 言不諱,色不媚。
  • 能親仁,無限好。
  • 德日進,過日少。
  • 不親仁,無限害。
  • 小人進,百事壞。
  • 不力行,但學文。
  • 長浮華,成何人。
  • 但力行,不學文。
  • 任己見,昧理真。
  • 讀書法,有三到。
  • 心眼口,信皆要。
  • 方讀此,勿慕彼。
  • 此未終,彼勿起。
  • 寬為限,緊用功。
  • 工夫到,滯塞通。
  • 心有疑,隨札記。
  • 就人問,求確義。
  • 房室清,牆壁淨。
  • 几案潔,筆硯正。
  • 墨磨偏,心不端。
  • 字不敬,心先病。
  • 列典籍,有定處。
  • 讀看畢,還原處。
  • 雖有急,卷束齊。
  • 有缺壞,就補之。
  • 非聖書,屏勿視。
  • 蔽聰明,壞心志。
  • 勿自暴,勿自棄。
  • 聖與賢,可馴致。
  • guī    shèng rén xùn
  • shǒu xiào    jǐn xìn
  •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 yǒu    xué wén
  •    yīng huǎn
  • mìng    xíng lǎn
  • jiào    jìng tīng
  •    shùn chéng
  • dōng wēn    xià qìng
  • chén xǐng    hūn dìng
  • chū gào    fǎn miàn
  • yǒu cháng    biàn
  • shì suī xiǎo    shàn wéi
  • gǒu shàn wéi    dào kuī
  • suī xiǎo    cáng
  • gǒu cáng    qīn xīn shāng
  • qīn suǒ hào    wèi
  • qīn suǒ    jǐn wèi
  • shēn yǒu shāng    qīn yōu
  • yǒu shāng    qīn xiū
  • qīn ài    xiào nán
  • qīn zēng    xiào fāng xián
  •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使 gēng
  •    róu shēng
  • jiàn    yuè jiàn
  • háo suí    yuàn
  • qīn yǒu    yào xiān cháng
  • zhòu shì    chuáng
  •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 sāng jìn    jìn chéng
  • shì zhě    shì shēng
  • xiōng dào yǒu    dào gōng
  • xiōng    xiào zài zhōng
  • cái qīng    yuàn shēng
  • yán rěn    fèn忿 mǐn
  •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 zhǎng rén    dài jiào
  • rén zài    dào
  • chēng zūn zhǎng    míng
  • duì zūn zhǎng    xiàn néng
  • zhǎng   
  • zhǎng yán    tuì退 gōng
  • xià    chéng xià chē
  • guò yóu dài    bǎi
  • zhǎng zhě    yòu zuò
  • zhǎng zhě zuò    mìng nǎi zuò
  • 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 wén    què fēi
  • jìn    tuì退 chí
  • wèn duì    shì
  • shì zhū    shì
  • shì zhū xiōng    shì xiōng
  • zhāo zǎo    mián chí
  • lǎo zhì    shí
  • chén guàn    jiān shù kǒu
  • biàn便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 guàn zhèng    niǔ jié
  •    jǐn qiè
  • zhì guàn    yǒu dìng wèi
  • luàn dùn    zhì huì
  • guì jié    guì huá
  •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 jiā
  • duì yǐn shí    jiǎn
  • shí shì    guò
  • nián fāng shào    yǐn jiǔ
  • yǐn jiǔ zuì    zuì wéi chǒu
  • cóng róng    duān zhèng
  •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 jiàn   
  •    yáo
  • huǎn jiē lián    yǒu shēng
  • kuān zhuǎn wān    chù léng
  • zhí    zhí yíng
  • shì    yǒu rén
  • shì máng    máng duō cuò
  • wèi nán    qīng lüè
  • dòu nào chǎng    jué jìn
  • xié shì    jué wèn
  • jiāng mén    wèn shú cún
  • jiāng shàng táng    shēng yáng
  • rén wèn shuí    duì míng
  •    fēn míng
  • yòng rén    míng qiú
  • tǎng wèn    wéi tōu
  • jiè rén    shí huán
  • hòu yǒu    jiè nán
  • 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 zhà wàng    yān
  • huà shuō duō    shǎo
  • wéi shì    nìng qiǎo
  • jiān qiǎo    huì
  • shì jǐng    qiè jiè zhī
  • jiàn wèi zhēn    qīng yán
  • zhī wèi    qīng chuán
  • shì fēi    qīng nuò
  •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退 cuò
  • fán dào    zhòng qiě shū
  •    hu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
  • guān    xián guǎn
  • jiàn rén shàn   
  • zòng yuǎn    jiàn
  • jiàn rén è    nèi xǐng
  • yǒu gǎi    jiā jǐng
  • wéi xué    wéi cái
  • rén    dāng
  • ruò fu    ruò yǐn shí
  • rén    shēng
  • wén guò    wén
  • sǔn yǒu lái    yǒu què
  • wén kǒng    wén guò xīn
  • zhí liàng shì    jiàn xiāng qīn
  • xīn fēi    míng wèi cuò
  • yǒu xīn fēi    míng wèi è
  • guò néng gǎi    guī
  • tǎng yǎn shì    zēng
  • fán shì rén    jiē ài
  • tiān tóng    tóng zài
  • xíng gāo zhě    míng gāo
  •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 gāo
  • cái zhě    wàng
  • rén suǒ    fēi yán
  • yǒu néng   
  • rén suǒ néng    qīng
  • chǎn    jiāo pín
  • yàn    xīn
  • rén xián    shì jiǎo
  • rén ān    huà rǎo
  • rén yǒu duǎn    qiè jiē
  • rén yǒu    qiè shuō
  • dào rén shàn    shì shàn
  • rén zhī zhī    miǎn
  • yáng rén è    shì è
  • zhī shèn    huò qiě zuò
  • shàn xiāng quàn    jiē jiàn
  • guò guī    dào liǎng kuī
  • fán    guì fēn xiǎo
  • duō    shǎo
  • jiāng jiā rén    xiān wèn
  •   
  • ēn bào    yuàn wàng
  • bào yuàn duǎn    bào ēn cháng
  • dài    shēn guì duān
  • suī guì duān    ér kuān
  • shì rén    xīn rán
  • rén    fāng yán
  • tóng shì rén    lèi
  • liú zhòng    rén zhě
  • guǒ rén zhě    rén duō wèi
  • yán huì    mèi
  • néng qīn rén    xiàn hǎo
  • jìn    guò shǎo
  • qīn rén    xiàn hài
  • xiǎo rén jìn    bǎi shì huài
  • xíng    dàn xué wén
  • cháng huá    chéng rén
  • dàn xíng    xué wén
  • rèn jiàn    mèi zhēn
  • shū    yǒu sān dào
  • xīn yǎn kǒu    xìn jiē yào
  • fāng   
  • wèi zhōng   
  • kuān wéi xiàn    jǐn yòng gōng
  • gōng dào    zhì tōng
  • xīn yǒu    suí zhá
  • jiù rén wèn    qiú què
  • fáng shì qīng    qiáng jìng
  • àn jié    yàn zhèng
  • piān    xīn duān
  • jìng    xīn xiān bìng
  • liè diǎn    yǒu dìng chù
  • kàn    huán yuán chù
  • suī yǒu    juǎn shù
  • yǒu quē huài    jiù zhī
  • fēi shèng shū    bǐng shì
  • cōng míng    huài xīn zhì
  • bào   
  • shèng xián    xùn zhì
  •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jǐn xìn

    【解釋】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謹言慎行、講求信用。

  •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xué wén

    【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

  •    yīng huǎn    mìng    xíng lǎn

    【解釋】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 jiào    jìng tīng       shùn chéng

    【解釋】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 dōng wēn    xià qìng    chén xǐng    hūn dìng

    【解釋】冬天寒冷時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酷熱時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寢後,才能入睡。

  • chū gào    fǎn miàn    yǒu cháng    biàn

    【解釋】出門時告訴父母去向,返家後,面告父母報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 shì suī xiǎo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dào kuī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 suī xiǎo    cáng    gǒu cáng    qīn xīn shāng

    【解釋】公物雖小,也不要私自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會讓父母傷心;

  • qīn suǒ hào    wèi    qīn suǒ    jǐn wèi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全力去做;父母厭惡的事情,要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 shēn yǒu shāng    qīn yōu    yǒu shāng    qīn xiū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父母就會憂慮;做出傷風敗德的事,父母親就會蒙受羞辱;

  • qīn ài    xiào nán    qīn zēng    xiào fāng xián

    【解釋】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不是困難的事情;父母不喜歡我們或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

  •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使 gēng       róu shēng

    【解釋】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要和顏悅色、態度誠懇;

  • jiàn    yuè jiàn    háo suí    yuàn

    【解釋】如果父母不高興時不聽規勸,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繼續規勸;父母不聽懇勸,我們雖難過的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鑄成大錯;

  • qīn yǒu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shì    chuáng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嚐藥的冷熱和安全;要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

  •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解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 sāng jìn    jìn chéng    shì zhě    shì shēng

    【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 xiōng dào yǒu    dào gōng    xiōng    xiào zài zhōng

    【解釋】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父母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 cái qīng    yuàn shēng    yán rěn    fèn忿 mǐn

    【解釋】輕財重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上包容忍讓,忿怒自然消失;

  •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解釋】飲食用餐,就坐行走;長者優先,幼者在後;

  • zhǎng rén    dài jiào    rén zài    dào

    【解釋】長輩呼喚別人,應代為傳喚和轉告;如果那個人不在,前去轉告;

  • chēng zūn zhǎng    míng    duì zūn zhǎng    xiàn néng

    【解釋】稱呼尊者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長面前,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 zhǎng       zhǎng yán    tuì退 gōng

    【解釋】路上遇見長輩,應恭敬問好;長輩沒有說話時,應退後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 xià    chéng xià chē    guò yóu dài    bǎi

    【解釋】騎馬或乘車,遇見長輩,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等待長者離開百步之遠,方可續行;

  • zhǎng zhě    yòu zuò    zhǎng zhě zuò    mìng nǎi zuò

    【解釋】長輩站立時,晚輩不可先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 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wén    què fēi

    【解釋】在尊長面前說話,要低聲細氣;聲音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合適;

  • jìn    tuì退 chí    wèn duì    shì

    【解釋】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稍慢一些才合禮節;長輩問話時,應當注視聆聽,不可以東張西望;

  • shì zhū    shì    shì zhū xiōng    shì xiōng

    【解釋】對待別人的父輩,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別人的兄長,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 zhāo zǎo    mián chí    lǎo zhì    shí

    【解釋】早上要比長輩起的早,晚上要比長輩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時光;

  • chén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便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解釋】早晨起床,務必洗臉梳妝、刷牙漱口;大小便後,馬上洗手;

  • guàn zhèng    niǔ jié       jǐn qiè

    【解釋】穿戴儀容整潔,扣好衣服紐扣;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

  • zhì guàn    yǒu dìng wèi    luàn dùn    zhì huì

    【解釋】放置衣服時,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亂放,避免造成髒亂;

  • guì jié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 jiā

    【解釋】服裝貴在整潔,不在華麗;穿著上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與家庭的情況相稱;

  • duì yǐn shí    jiǎn    shí shì    guò

    【解釋】對待飲食,不要挑食偏食;飲食適量,不要過少過量;

  • nián fāng shào    yǐn jiǔ    yǐn jiǔ zuì    zuì wéi chǒu

    【解釋】少年未成,不可飲酒;酒醉之態,最為醜陋;

  • cóng róng    duān zhèng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解釋】走路步伐從容穩重,站立要端正;上門拜訪他人時,拱手鞠躬,真誠恭敬;

  • jiàn          yáo

    【解釋】進門時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腿不可抖動;

  • huǎn jiē lián    yǒu shēng    kuān zhuǎn wān    chù léng

    【解釋】進入房間時,揭簾子、開關門的動作輕緩,不要發出聲響;在室內行走,寬處轉彎,不要撞到物品的稜角,以免受傷;

  • zhí    zhí yíng    shì    yǒu rén

    【解釋】拿著空的器具,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防跌倒或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

  • shì máng    máng duō cuò    wèi nán    qīng lüè

    【解釋】做事不要慌慌張張,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懼困難,不可草率行事。

  • dòu nào chǎng    jué jìn    xié shì    jué wèn

    【解釋】打鬥、賭博、色情等不良場所,絕對不要接近;對邪惡的事情,不要好奇過問;

  • jiāng mén    wèn shú cún    jiāng shàng táng    shēng yáng

    【解釋】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進入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屋裡的人知道有人來了;

  • rén wèn shuí    duì míng       fēn míng

    【解釋】屋裡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讓人無法分辨是誰;

  • yòng rén    míng qiú    tǎng wèn    wéi tōu

    【解釋】借用別人的物品,要明著向人請求、徵得同意;沒有徵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竊行為;

  • jiè rén    shí huán    hòu yǒu    jiè nán

    【解釋】借人物品,及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再借不難;

  • 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zhà wàng    yān

    【解釋】開口說話,誠信為先;欺騙和胡言亂語,不可使用;

  • huà shuō duō    shǎo    wéi shì    nìng qiǎo

    【解釋】話多不如話少;說話事實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 jiān qiǎo    huì    shì jǐng    qiè jiè zhī

    【解釋】不要講奸邪取巧的話語、下流骯髒的詞語;勢利市井之氣,千萬都要戒之;

  • jiàn wèi zhēn    qīng yán    zhī wèi    qīng chuán

    【解釋】沒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不知道真相的傳言,不可輕信而再次傳播;

  • shì fēi    qīng nuò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退 cuò

    【解釋】對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

  • fán dào    zhòng qiě shū       hu

    【解釋】說話時吐字清楚,語速緩慢;說話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    guān    xián guǎn

    【解釋】不要當面說別人的長處,背後說別人的長短;不關自己的是非,不要無事生非;

  • jiàn rén shàn       zòng yuǎn    jiàn

    【解釋】看見他人的善舉,要立即學習看齊;縱然能力相差很遠,也要努力去做,逐漸趕上;

  • jiàn rén è    nèi xǐng    yǒu gǎi    jiā jǐng

    【解釋】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行為,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以警惕;

  • wéi xué    wéi cái    rén    dāng

    【解釋】唯有品德才學可以與人相比,不如別人,應當自我激勵,修養德才;

  • ruò fu    ruò yǐn shí    rén    shēng

    【解釋】若是穿著飲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氣;

  • wén guò    wén    sǔn yǒu lái    yǒu què

    【解釋】如果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聽到別人的稱讚就歡喜,壞朋友就會來找你,良朋益友就會離你而去;

  • wén kǒng    wén guò xīn    zhí liàng shì    jiàn xiāng qīn

    【解釋】聽到他人的稱讚,唯恐過譽;聽到別人的批評,欣然接受,良師益友就會漸漸和你親近;

  • xīn fēi    míng wèi cuò    yǒu xīn fēi    míng wèi è

    【解釋】不是有心故意做錯的,稱為過錯;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惡。

  • guò néng gǎi    guī    tǎng yǎn shì    zēng

    【解釋】知錯改過,錯誤就會消失;如果掩飾過錯,就是錯上加錯;

  • fán shì rén    jiē ài    tiān tóng    tóng zài

    【解釋】凡是人類,皆須相親相愛;因為同頂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 xíng gāo zhě    míng gāo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 gāo

    【解釋】德行高尚者,名聲自然崇高;人們敬重他,並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 cái zhě    wàng    rén suǒ    fēi yán

    【解釋】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們佩服他,並非他會說大話;

  • yǒu néng       rén suǒ néng    qīng

    【解釋】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幫助別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應當欣賞學習;

  • chǎn    jiāo pín    yàn    xīn

    【解釋】不要獻媚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不要喜新厭舊;

  • rén xián    shì jiǎo    rén ān    huà rǎo

    【解釋】別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擾;別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閒言閒語去打擾;

  • rén yǒu duǎn    qiè jiē    rén yǒu    qiè shuō

    【解釋】別人的短處,切記不要去揭短;別人自私自利,切記不要去評說;

  • dào rén shàn    shì shàn    rén zhī zhī    miǎn

    【解釋】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別人聽到你的稱讚,就會更加勉勵行善;

  • yáng rén è    shì è    zhī shèn    huò qiě zuò

    【解釋】讚揚他人的惡行,就是在做惡事;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 shàn xiāng quàn    jiē jiàn    guò guī    dào liǎng kuī

    【解釋】互相勸善,德才共修;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虧欠。

  • fán    guì fēn xiǎo    duō    shǎo

    【解釋】取得或給予財物,貴在分明,該取則取,該予則予;給予宜多,取得宜少;

  • jiāng jiā rén    xiān wèn      

    【解釋】要求別人做的事情,先反省問自己願不願意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應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強求別人去做;

  • ēn bào    yuàn wàng    bào yuàn duǎn    bào ēn cháng

    【解釋】欲報答別人的恩情,就要忘記對別人的怨恨;應該短期抱怨、長期報恩;

  • dài    shēn guì duān    suī guì duān    ér kuān

    【解釋】對待婢女和僕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厚更可貴;

  • shì rén    xīn rán    rén    fāng yán

    【解釋】仗勢逼迫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

  • tóng shì rén    lèi    liú zhòng    rén zhě

    【解釋】同樣是人,善惡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齊;流於世俗的人眾多,仁義博愛的人稀少;

  • guǒ rén zhě    rén duō wèi    yán huì    mèi

    【解釋】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諱,不會查色獻媚;

  • néng qīn rén    xiàn hǎo    jìn    guò shǎo

    【解釋】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是無限好的事情;他會使我們的德行與日俱增,過錯逐日減少;

  • qīn rén    xiàn hài    xiǎo rén jìn    bǎi shì huài

    【解釋】不肯親近仁義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奸邪小人就會趁虛而入,影響我們,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 xíng    dàn xué wén    cháng huá    chéng rén

    【解釋】不能身體力行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縱有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華而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

  • dàn xíng    xué wén    rèn jiàn    mèi zhēn

    【解釋】只是身體力行,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也會看不到真理;

  • shū    yǒu sān dào    xīn yǎn kǒu    xìn jiē yào

    【解釋】讀書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 fāng       wèi zhōng   

    【解釋】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

  • kuān wéi xiàn    jǐn yòng gōng    gōng dào    zhì tōng

    【解釋】讀書計劃要有寬限,用功要加緊;用功到了,學問就通了;

  • xīn yǒu    suí zhá    jiù rén wèn    qiú què

    【解釋】不懂的問題,記下筆記,就向良師益友請教,求的正確答案;

  • fáng shì qīng    qiáng jìng    àn jié    yàn zhèng

    【解釋】房間整潔,牆壁乾淨,書桌清潔,筆墨整齊;

  • piān    xīn duān    jìng    xīn xiān bìng

    【解釋】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寫字就不工整,心緒就不好了。

  • liè diǎn    yǒu dìng chù    kàn    huán yuán chù

    【解釋】書架取書,讀完之後,放歸原處;

  • suī yǒu    juǎn shù    yǒu quē huài    jiù zhī

    【解釋】雖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收好再離開,有缺損就要修補;

  • fēi shèng shū    bǐng shì    cōng míng    huài xīn zhì

    【解釋】不良書刊,摒棄不看,以免矇蔽智慧和壞了心志。

  • bào       shèng xián    xùn zhì

    【解釋】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棄,透過身體力行聖賢的訓誡,就可以達到聖賢的境界。

弟子規簡介

  《弟子規》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均被列為中華傳統蒙學經典。《弟子規》為清代李毓秀所作,是依據孔子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弟子規》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進行論述,闡釋了“弟子”(聖賢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範。兒童透過誦讀《弟子規》可獲得道德理論方面的知識,明白人生的道理,對道德產生初步的瞭解,從而達到道德認識的啟蒙作用。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