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兒的故事

[ 民間故事 ]

石牛山的山頂上有一個圓圓的石堡。

石堡有現在五層樓那麼高,光禿禿的石堡上寸草不生,卻長出一棵枝繁葉茂、綠蔭如蓋的黃桷樹。

傳說石屋裡有一頭金牛兒,毛髮赤紅,一位白鬍子老爺爺每天都趕著牛兒磨面,還有個姑娘在篩面,這頭金牛兒幹完一天的活,還要歇氣、吃草、喝水。

這個傳說是怎麼來的呢?據說很多年前,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李家的長工鄭一山在李家大田洗犁頭,突然一道靈光出現在他面前,他定睛一看,是一頭牛兒,兩眼像燈籠似的,射出耀眼的光把田地照得如同白晝。

從不信邪的鄭一山嚇得魂飛魄散。牛兒喝完水就開始低頭吃草,之後“哞哞”叫兩聲,嘴裡嚼著草走到一位白鬍子老頭兒身邊,跪下讓老人騎在背上,四蹄騰空而去。從此,金牛兒的故事就傳開了。當時李家的當家人是李柺子祖父的祖父,自從金牛兒現身後他就一直想將其據為己有,結果在石牛山找金牛兒的時候從山崖上滾下來摔死了。

李家溝有十五里長,大大小小的財主十幾個,最有錢最霸道的就是李柺子。

李柺子對金牛兒的事情再熟悉不過了,他從小就想著要去盜金牛兒。

想盜金牛兒,就要他親自去,李柺子練就了一身輕功,高來高去,飛簷走壁。沒想到,牛還沒偷到,他就把腿摔斷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才勉強下地,從此拄上了拐。人們當著他的面叫李大爺,背地裡叫他李柺子。

李柺子腿斷了,但是找金牛兒的心沒死。巖下有水溝不便搭梯子,得想辦法把溝填平。他家有四十多家佃戶,一戶出一人,在山上打石挖土。一個月過去,佃戶們手起血泡,肩膀紅腫,結果石頭、泥巴倒進水溝瞬間無影無蹤。

李家溝的人認為是白鬍子老頭兒和金牛兒在作怪,還說黃桷樹是棵妖樹,石堡上沒有土,它的根伸到山下小河裡吸水,千年不死。

李柺子心裡的怒氣沒地方撒,便慷慨承諾,誰若是砍倒了黃桷樹賞大洋一百。

有個長工年輕氣盛,自告奮勇,拿一根長竹竿,舉起竹竿,竹竿一頭放在黃桷樹盤虯的根上,順著竹竿慢慢爬到黃桷樹下,連砍了幾十斧頭。可再一看樹皮,仍完好無損,沒留一點痕跡。他一下驚呆了,神樹啊!於是丟下斧頭,順著竹竿爬下來,慌慌張張回到家裡,沒多久就病死了。

又過去不知多少年,石牛山裡金牛兒的故事越傳越神奇,有人說一天夜裡,白鬍子老頭兒騎著金牛兒下山搶了一個美女去石屋裡……

這些傳說被李柺子家一個長工的兒子聽到了。孩子八歲的時候隨父親來到李家溝,那時李柺子已經七十多歲,家裡正缺個長工,想收留他,又覺得小孩不幹活,白吃三頓飯不划算。

孩子的父親立刻跪下說:“李大爺,可憐可憐我們父子吧,孩子的娘難產死了,只有跟著我,他可以去放牛割草。”正是農忙四月天,李柺子同意了。這個長工的名字叫陸望天,他家祖祖輩輩都是長工,他給兒子取名陸天奇,希望兒子這代人會出現奇蹟,別再繼續當長工了,在李柺子家不能叫陸天奇,只能喊陸大牛。

一晃又是幾年,陸天奇長到十一二歲,除了割草、放牛、看山,還跟父親學犁田、栽秧、打糧食。晚上他把兩頭牛趕到山上吃露水草,在山上找個巖洞陪牛兒睡,以防偷牛賊。

一個寒冬臘月天,接連下了幾天大雪,父子倆在石洞裡鋪上夏天割下曬乾的茅草,又在洞邊燒堆火,兩頭牛身上披著草簾子在慢悠悠反芻。

父子倆閒話扯到金牛兒的事,兒子問父親:“堡裡真有金牛嗎?它怎麼進去的?”陸望天說:“假的,別相信,李柺子死了個老祖宗,他成了柺子,這是報應。”

第二天早上,他們頂風冒雪回到李柺子家,擔水、劈柴、掃雪。

李柺子拄著文明棍從八姨太房間出來,對陸望天說:“去打魚,八姨太太要喝魚湯。”陸望天當時沒回答,接連咳嗽,回不過氣,咳完在放農具的屋裡拿打魚的罩、裝魚的笆簍和劃魚鉤。他把笆簍拴在腰上,左手拿罩,右手把劃魚鉤夾在腋下。

紛紛揚揚的雪花和呼呼北風一齊撲面而來。陸望天赤著的腳早已失去知覺,下到田裡水沒了小腿,一條薄褲全打溼了。他往背風的田角里去,心想那裡能有魚,好久才捕到一條魚。實在太冷,再不回去就要凍僵了。他往田坎上爬,幾次都沒爬上去,突然踩到一塊石板。他想,田角里哪來的石板?

回去之後,陸望天就病了,高燒不退。兒子陸天奇想照顧父親,李柺子不準,說兩頭水牯牛才是值錢貨,你爸活不過幾年,趕不上牛的壽命長。

陸天奇忍著淚、懷著恨帶父親回到山上。他問父親:“金牛兒到底有沒有?”他不等父親回答又說:“如果找到鑰匙,我願去開啟石門,求老爺爺給一碗白麵,做幾個白麵饅頭吃。”

有天晚上,陸望天做夢時,見一白鬍子老頭兒在大田田角里給牛飲水,他把一個發光的東西丟到田裡,人和牛一晃不見了。

陸望天來到大田,擼起衣袖,摸出那塊石板,用水沖洗後,石板竟光滑透亮,有一角缺了一塊。中午吃飯後,他找了把尺子藏在身上。

天擦黑時,他把石板捧出來用尺子量長和寬。

晚上,他們睡在洞裡,月光照在身上猶如蓋了一床被子。陸望天等兒子睡著後悄悄爬起來,找根枯樹斜著搭在石壁上,往上爬,手腳沒力氣,幾次滑下來,最後一次差點栽進深溝裡。他眼睛有些花,突然一個黑影躥到面前。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通靈石獅
下一篇: 仲聯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