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發生在乾隆年間的事兒。豫西山區有個叫臥牛坡的小山村,村裡有個叫金升的窮小子,偷偷地和朱員外家的閨女玉蓮好上了。朱員外知道後勃然大怒,讓人狠狠地揍了金升一頓,還羞辱他說:“窮得褲子都穿不上,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求親也可以,先拿二十兩銀子當聘禮,否則免談!”
一聽這話,金升死心了。也是,自己窮得見了老鼠窟窿都恨不得掏三把,難道真讓玉蓮跟著自己吃苦?看來這輩子想娶玉蓮是沒指望了。可沒了玉蓮,活著幹啥?金升乾脆帶著繩子去後山,打算找一棵歪脖樹,了斷自己。
脖子鑽進繩套,剛一鬆手,金升就後悔了:他才二十出頭,家裡還有個老孃呢!他這樣一死,老孃該咋活?可是為時已晚,他越是掙扎,繩子套得越緊……
危急時刻,一個過路的中年人救了金升。金升醒過來後,跪下就給那中年人磕頭謝恩。那人問了金升為何上吊,一聽緣由不禁笑了:“小夥子,幸虧你遇到我了。不就是二十兩銀子的事嘛,不至於!”
金升瞅瞅這中年人的衣著打扮,十分普通。他還挑了一副擔子,擔子一頭是個笨重的木箱,另一頭是行李,看樣子也不是有錢人。金升搖頭說:“大叔,我知道您是怕我再尋短見。放心吧,我想通了,我就是死也得等我老孃百年之後再死,我還要伺候老孃呢!”
中年人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就憑你是個孝順孩子,我也得幫你。”金升忍不住問道:“二十兩銀子可是老大一筆錢,您能怎麼幫我?”那中年人笑了笑,說:“走,去你家喝口水,慢慢跟你說,中不中?”金升忙說:“中,那有啥不中的啊!”說著,他一路引著中年人回了家。
金升娘一看家裡來客人了,一邊忙著生火燒水,一邊讓金升去鄰居家借一瓢蜀黍面來。金升娘腿腳不便,走路有些瘸,可是一雙手很是麻溜,沒多大工夫,飯就做好了。雖然只是窩頭鹹菜,那中年人大概是長時間趕路,早已經餓透了,這頓飯吃得特別香。
看中年人狼吞虎嚥的樣子,一旁的金升心想:完了,碰到吹牛皮騙吃騙喝的了,連窩頭鹹菜都吃得這麼香,還張嘴閉嘴地要送我銀子,用腳後跟想想,也不可能啊!
吃過飯,那中年人繞著院子轉悠,在大門口旁邊的一堆石頭前停了下來。他蹲下翻弄著那些石頭,看了一陣,對金升說:“去拿把鎬頭,把上面這些石頭挖開,我咋覺著這下面藏著寶貝呢!”金升一咧嘴,差點沒氣哭:“從我剛記事兒開始,這堆石頭就在這裡,要是有寶貝,早被人挖跑了!”
那中年人微微一笑:“你要是沒有那個命,寶貝放在你面前,你也不認識。你要是不挖,我可走了啊,你的事我不管了!”金升想,只要幫我解決銀子的問題,別說讓我挖石頭,就是讓我啃石頭,我也保證能嚼得比吃料豆還香。想到這裡,他忙去鄰居家借了一把鎬頭,“吭哧吭哧”地挖了起來。
那些石頭大小不一,金升前前後後挖出來十多塊,一字排開,擺在中年人面前。突然,中年人指著坑底的一塊盆口大小的石頭,對金升說:“就是它!”金升連忙把那塊石頭抱起來遞給中年人,中年人親自把石頭捧去小溪邊沖洗乾淨,翻來覆去地對著石頭看了好一陣子,然後對金升說:“去找一塊乾淨的新布料來,把石頭包起來。”
金升去屋裡翻了半天,沒找到。他和他娘好幾年沒有添過衣服了,哪有什麼新布料?這時,只聽中年人在院子裡喊:“出來吧,我包袱里正好有塊新布,送你了。”果然,金升出去時,中年人已經用一塊嶄新的紅布把那塊石頭包了起來,說:“走,提親去!”金升愣住了:“沒有銀子,怎麼去提親?”中年人指了指那塊石頭:“它至少能值二十兩銀子吧!”
金升又好氣又好笑,中年人卻催促道:“你要是不去,可別後悔!”金升一咬牙,捧著那個紅布包裹,領著中年人去了朱員外家。
朱員外一聽這倆人抱著一塊破石頭來求親,氣得當場就要把人轟出去。那中年人擺擺手,說:“慢!這可不是一般的石頭,是翡翠原石,還不值二十兩銀子?不相信的話,可以當場切開驗證。”朱員外說:“你可別欺負我們鄉下老頭不識貨,後山清泉寺玉礦,可有我的朋友。”那中年人不急不忙地喝了一口水,說:“是請人掌眼,還是切開驗證,悉聽尊便。裡面若是沒有翡翠,我這一百多斤的人就交給你了,任你處置。”
中年人這副篤定的模樣,倒是讓朱員外有些吃不準了。他琢磨著,反正不虧啥,切唄!
切開之後,所有人都傻眼了:紅的翡、綠的翠倒是都有,但星星點點,小的如芝麻,大的像綠豆,而且在關鍵位置,還有個小半寸長的裂口——這根本就是一塊廢料!
朱員外指著玉石,問中年人:“這就是你說的值錢玩意兒?白送都沒人要!趕緊滾!”中年人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切開的石料看,聽朱員外說得難聽,他抬起頭:“在你這等凡夫俗子看來,這只是一塊沒用的廢品,但是在我魯義的眼裡,它卻是地地道道的寶貝。給我一個月時間,我讓它變得千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