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婺源江灣有個音韻名家,名叫江永。由於他樂善好施,人們稱其為“江善人”。
有一天下起了大雨,來江灣遊玩的五六個年輕人全身淋得溼漉漉的,跑到江家避雨借宿。江永一向樂於助人,可家裡房屋有限,不夠這些人住,他想了想,就和丫頭蓮心一起把書房收拾出來,這才把所有人安頓好。
住宿的事安排好,江永就回臥室讀書,讀著讀著,睏意襲來,忍不住打起哈欠。
蓮心見他困了,就說:“老爺,您忙了半天,早睡吧。”
江永也確實累了,笑著說:“好,你也去歇著吧。”然後把書放好,就躺床上睡了。他睡著沒一會兒,做了個夢。夢中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對江永說:“遊客登門借宿,江善人又是張羅房間又是張羅做飯,真是好人吶,我老頭子的房子去年因為雨水太大倒塌了,至今無處棲身,你能不能幫忙給重建一下啊?”
江永在夢中問道:“請問老先生家在何處?若真有難處,江某自當竭盡所能。”
老者說:“我家不遠,就在鎮子向南十里外的土地廟。”
江永聽到此處,忽然醒了,想起來自己前幾日的確路過那個土地廟,當時是一片殘垣斷壁。今天突然做了這樣一個夢,難道是土地爺顯靈入夢?
第二天雨停了,借宿的遊客都拜別而去,江永就去了土地廟。他把土地爺神像扶正,焚香跪拜一番,之後拜訪一些樂善好施的富戶商量重建土地廟的事。江永一說大家紛紛響應,表示願意出錢;一些百姓聽說此事,也都表示願意出力。就這樣,選個良辰吉日開始動工,沒過多久,一座寬敞明亮的土地廟建成了。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野草都鑽出地皮冒出了頭。江家院子裡長出了幾棵艾草,蓮心靜靜地看了很久,江永好奇地問她:“蓮心,你一直看著那幾棵艾草,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蓮心聽老爺這麼一說,繃不住了,哽咽著說:“我記得小時候一到清明時節,娘就會給我做好吃的清明粿。艾草是做清明粿的原料之一,我看到它,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娘。”
蓮心是個苦命的姑娘,還沒出世父親就不在人世了。蓮心出生後,娘很疼愛她,好吃的好喝的都給她留著。在她印象中,母親有一雙巧手,無論是針線活還是吃食,都拿得起來,尤其清明粿做得最是好吃。有一天,蓮心在街上玩,有兩個過路的壞人看上了她,用手帕捂住蓮心的嘴將她抱上了他們的馬車。蓮心嚇壞了,醒來時已是晚上,原來這對壞人夫妻有個傻兒子,他們見蓮心乖巧可愛就拐來,想養幾年再給兒子做媳婦。蓮心幾次想逃卻都被抓回來了,直到半年後,她才終於逃了出來。不知道走了多久,她才回到自己的家。可到家一看,母親已不知去向,她問鄰居才知道,自從她失蹤,母親就開始精神恍惚,外出尋女多天沒有回來了,沒人知道母親的去向。
那時候蓮心才十歲,為了活下去就給當地一個富戶做工。那個富戶為富不仁,經常打罵蓮心,後來同鄉的江永得知蓮心的遭遇後,花了一筆錢贖出蓮心,蓮心名義上是江永買的丫頭,可江永卻待她像女兒一樣好。蓮心感恩戴德,在江永的幫助下尋找過母親,七八年過去了,卻一直沒有結果。
故事回到現在,江永得知蓮心悲傷的原因,安慰道:“孩子別難過,一切講究個緣分,你心地善良,老天肯定會保佑你們母女重逢的。”
清明節這天,蓮心正在洗衣服,有個手拄柺棍的老頭來到江家。蓮心起身問道:“老爺爺,請問您有什麼事嗎?”
老頭說:“姑娘啊,我是外地的,來這邊投親迷了路,盤纏花光了,現在又累又餓,你能不能給我做點吃的呀?”
蓮心聽了當即說可以。她搬來椅子給老人坐下,就想下廚做飯。老頭說:“姑娘,我聽說你們婺源的清明粿很好吃,你能不能給我做些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