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勸婚

[ 民間故事 ]

劉家莊有個蘇秀才,詼諧幽默,為人熱情,又擅長解字,鄉親們有事去找他,他都來者不拒。秋後的一天,村裡的後生劉大柱找到他,氣咻咻地說:“秀才,你幫我寫封休書吧!”

蘇秀才心裡“咯噔”了一下。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幫著寫休書,這就是毀婚,會折壽的。劉大柱成親才半年多,為啥要休妻呢?他家並不富裕,能娶上媳婦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於是,蘇秀才說道:“寫休書是個缺德事兒。你得跟我說明白是怎麼回事,我看能不能寫。要是不該休,那我是不會寫的。”劉大柱說:“你要不幫我寫,我就氣死啦!”於是就講了原委。

蘇秀才一聽,原來是婆媳不和,劉大柱夾在中間很難辦,萬分氣惱,又沒辦法,這才想到一休了之。那婆媳間無非是婆婆嫌兒媳婦懶啦,兒媳婦又嫌婆婆管得多啦,根本沒到休妻的地步。蘇秀才想給勸和勸和,於是想了想,說道:“我先去見見你娘。”

劉大柱的娘劉秦氏按說也是個苦命的人,不到三十歲丈夫就死了,她又當爹又當娘,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娶了媳婦,按說該享福了,不想卻生上了氣,一提到兒媳婦,就氣得渾身哆嗦。蘇秀才問道:“為啥生氣?”劉秦氏說:“她橫草不捏,豎草不拿,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天天啥都不幹,還等著我伺候她,我能不生氣嗎?”蘇秀才擺了擺手說:“這不是緣由。我問你,你是劉大柱的什麼人呀?”劉秦氏說:“這還用說?我是他娘!”

蘇秀才手指頭蘸上清水,在桌子上寫了個“娘”字,然後說:“你看這個娘字,女字旁,主一個良字。啥意思?女人一當上娘那就是最好的啦。也就是說,女人對自己的兒子是最好的!”劉秦氏忙著點頭:“那是。我能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他吃!”

蘇秀才擦去“娘”字,又問:“你是大柱媳婦啥人?”劉秦氏說:“當然是她婆婆啦。”蘇秀才又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寫了“婆”字,說道:“婆字,女字底,主字為波。啥意思?鬧風波的女人呀。婆婆,就是風波不斷呀!”劉秦氏看著他,表情有些尷尬。蘇秀才說道:“他們夫妻間,你情我愛的,沒啥矛盾。要說鬧矛盾,根子就在你身上。看兒媳婦不順眼,就跟兒子訴苦,添油加醋,兒子火了,可不就要跟兒媳婦吵架,甚至要休妻嗎?想想你年輕的時候,是不是也這樣?”

劉秦氏想了想,點了點頭。

蘇秀才又問:“他們成親的那天,鄉親們跟你兒媳婦叫啥?”劉秦氏說:“新娘。這還有說頭兒?”蘇秀才說:“你是他娘,一心一意地對他。可他一成親,就有了新娘。新娘也會一心一意地疼他。有了新娘,你就該退出來了。不然,倆娘搶一個人,哪能不打架?你想讓他們夫妻美滿,那就該退則退,讓他們過他們的小日子。大柱要是休了她,再也娶不上媳婦了,你心裡舒坦?”

劉秦氏嘆了口氣,說道:“當孃的只怕兒子受委屈。他若真娶不上媳婦了,我還不急死!秀才,你說得有理。兒媳婦叫我一聲娘呢,我把她當閨女看待,那就不是愛攪事兒的婆婆了。”

蘇秀才一拍手,笑著說:“這麼想就對了!把她當閨女疼,你就是最好的女人啦。”劉秦氏連連點頭。

蘇秀才出了屋門,還想再去勸勸劉大柱他媳婦。婆媳矛盾,畢竟是婆媳兩個人的事兒。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嘛。他就讓大柱帶著去他們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珍貴的藥引
下一篇: 請瓜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