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州樓桑廟村的昭烈帝廟中,原來存放著一塊“風雨竹”碑,上面刻有相傳是關雲長畫的“風雨竹”圖。這樣的碑刻,目前在全國已發現五塊,一塊在上海松江,一塊在北京市房山南尚洛,一塊在重慶奉節的白帝城,一塊在河北曲陽北嶽廟,再就是涿州的這一塊。這五塊石碑所刻的風雨竹圖畫面內容大致相同,只是碑的大小、形制和畫幅構圖不一樣,碑刻上大都刻有“漢關夫子手筆”字樣。據《中國古代畫史》《畫論》中所記,三國時的關雲長的確是個善畫竹的能手,據有人研究說,他還是中國最早畫竹的畫家。不過,“風雨竹”碑上所刻的竹,卻不是一般的竹畫,而是由竹葉組字寫成的四句詩。四句詩是: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關雲長究竟是怎樣畫出《風雨竹》的呢?這在《三國演義》中沒有提到,不過民間。
三國時,曹操與劉備徐州之戰,劉備大敗,關雲長被迫假降曹操,與劉備的夫人甘、糜二位皇嫂住在許昌。
曹操對待關公,殷勤備至,不斷送來黃金白銀,供關公享用,關公把這些金銀全都交與內宅,請甘、糜二位皇嫂收存。曹操又送來十名美女,關公立即把她們送去服侍二位皇嫂。曹操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款待關公,並送異錦戰袍、赤兔寶馬給他。在關公身上,曹操真可謂用盡心機,一心想籠絡關公的心,使他忘掉劉備,歸順自己。
卻說這關雲長,剛強耿直,大忠大義,任你金錢美女,錦衣佳餚,也難以動搖他思念劉備之心。平日裡,他除去走馬練刀、習練武藝之外,就是閱讀兵書、研習戰策,一方面以此消磨時間,排憂解悶;一方面等待時機,好去尋找劉皇叔。
有一天,關雲長清晨起來,走至院內,見天色陰雲四合,心頭很覺鬱悶,但他還是照例提起青龍偃月刀,跨上千裡赤兔馬,到外面與軍士們演練了一番武藝。回來以後,就到內宅門外向甘、糜二位皇嫂請安問好。哪知二位嫂夫人來此多日,還是不能得知劉皇叔的下落,心裡萬分著急難過,一齊哭著向關公打問皇叔情況。關公見二位嫂嫂悲傷,心如刀絞,他安慰了二位嫂嫂幾句,回到書房,拿起一卷《春秋》欲要觀看,但是由於外邊陰天的緣故,室內光線暗淡,且兼他心緒煩亂,看了半天,卻怎麼也看不下去。
關公索性合起書本,手撫書案,閉起雙目,蹙眉沉吟了半晌,不覺長嘆一聲,當他睜開兩眼時,一下看見掛在牆上、自己剛剛脫下來的那件綠錦戰袍。這件戰袍,是劉皇叔送給他的。曹操知道這件事,為了從劉備身上攫奪關雲長的心,曹操派人暗中目測好關雲長的身量,按照劉備送的那件綠錦戰袍的式樣,選用上好的異錦,特製了一件漂亮的新戰袍,送給了關雲長。可是,這件戰袍雖好,卻難以使關公忘懷劉皇叔,他每當外出或習練武藝的時候,總是把曹操送他的那件異錦新戰袍穿在裡邊,而把劉備送的那件綠錦舊戰袍穿在外面。曹操見他總是這樣穿戴,不知何意,曾經問他:“關將軍,你原先的這件戰袍已經舊了,就不必再穿它了吧?”關雲長答道:“丞相,這件戰袍雖舊,卻是劉皇叔送給我的,我們是結義兄弟,誓同生死,我穿著它,就使我永遠牢記著我們的情義啊!”
曹操聽了關公的答話,十分不快,卻又無可奈何,轉念一想,關羽如此重情義,倒也正是他的可愛之處。時間一久,或許他能慢慢忘卻了劉備,因此曹操繼續想方設法打動關羽之心,毫不放棄。
卻說關雲長一眼望見掛在牆上的綠錦舊戰袍,不由得站起身來,走至牆下,手撫戰袍,更加思念兄長,眼淚不覺簌簌而下。忽聽窗外一聲悶雷過後,風聲呼呼,吹動簾籠,繼而雨點零落,淅瀝有聲。關公佇立窗前,透過絳紫色窗紗,看見窗外簷下一叢綠竹,被風吹得搖來晃去。竹葉陣陣撲打在窗欞上,關公凝望著雷電光中風搖雨動的竹影,心中浮想聯翩,思緒萬千。
這叢翠竹,春夏秋冬,四季常青。氣候變化,卻永遠鬱鬱蔥蔥,酷暑烈日之下,不蔫不耷;嚴寒冰雪之中,不萎不凋;狂風吹來時,堅強不屈;暴雨淋澆時,凜然不卑。我今天兵敗被俘,身陷曹營,這只是權且安身,我的志氣堅矣,曹操難奪;我的節操定矣,曹操難移。
聯想至此,關公不禁激發詩興,於是他尋詞覓句,沉吟片刻,驀地走到案前,展紙揮筆,寫出四句詩來。詩曰: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關公手捻美髯,又放聲朗誦起自己剛才寫的那首詠竹詩來,其情摯烈,其意深切,其聲高亢,其音激越。關公的詩句,聲入寰宇,氣貫長虹。
再說甘、糜二位夫人,在內宅聽到外院關公誦讀詩句,聽其詞,聞其聲,知道是他思念玄德之意,不覺又流下淚來。兩位夫人命侍女傳話給老軍,說二位夫人有請關將軍。
老軍傳話出來,關公整衣肅容,來至內宅門外,躬身施禮,先向二位嫂嫂請安,然後問道:“不知二位嫂嫂將小弟喚來有何吩咐?”
甘夫人在簾內應道:“二叔,適才聽你吟誦,不知是何詩句?”
關公答道:“是小弟隨便寫的幾句,不成樣子。不知嫂嫂問這個作甚?”
糜夫人道:“聽你那聲調中,似含有悽切之音,恐你想念皇叔,傷了身體,你可切莫過於傷悲,還望多多保重為要。”
關公雙手抱拳,應道:“是小弟不才,驚動了二位嫂嫂,但請二位嫂嫂放心。只要二位嫂嫂安然無恙,小弟自然也就得以寬慰了,還望二位嫂嫂多加保重才是。”
甘、糜二位夫人道過萬福,關公答禮之後,轉過身來,正要回轉書房,忽聽門外有鑾鈴聲響,門軍來報,說大將張遼前來拜望,關公聽罷,即刻迎出門外,見張遼已在門外候立,二人見禮畢,關公引張遼進入客廳,早有侍從點起蠟燭,二人坐定,侍從獻上茶盞,喝了口茶,張遼問道:“雲長兄,今日風狂雨暴,不知兄長及二位令嫂夫人可曾受到驚嚇?曹丞相特意差我前來問候。”
關公道:“蒙曹公關照,某及二位嫂嫂盡都平安無事。”
張遼又道:“既然如此,曹丞相也就放心了。雲長兄,來到許昌這些日子,小弟敢問曹丞相待你還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沒有?”
關公答道:“曹公待我寬厚至極,我這裡深深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