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名叫秦守的人,花錢買了個知縣的官。也是他運氣好,就在他買官時,本地知縣微服私訪時意外落水淹死了,秦守立馬樂顛顛地走馬上任了。
秦守管的縣屬於中等縣,不太窮也不太富,但本地有很多有錢的主兒,比如開糧店的張大戶,以及本地的三大地主,都是家財萬貫的。這些人見新來了縣太爺,自然都懂規矩,讓管家拿上見面禮,先拜會一下,然後就輪流在縣城裡最好的酒樓設宴,給秦守接風,秦守倒也來者不拒。
沒過幾天,秦守收錢的機會又來了。那張大戶收糧時弄虛作假,被賣糧的農戶發現了,他們跟張大戶的管家理論,反而被管家帶人打得頭破血流。一群賣糧人跑到縣衙擊鼓鳴冤。
秦守升堂前,張大戶已經在後堂給他塞了二百兩銀票:“老爺,這些刁民的風氣不可助長啊。”秦守笑納後,升堂問案,三言兩語後就說:“買賣本就是兩廂情願的事,你若說人家收糧不公,不賣就是了,何必鬧事?”
賣糧人紛紛喊冤,說整個縣城的糧店都被張大戶壟斷了,若去別的縣賣糧,不說運費高昂,路上也不安全啊。
秦守臉一板:“難道你們還要強買強賣不成?若再無理取鬧,本縣定不輕饒!”說完,他吩咐衙役將賣糧人趕走了。
這事傳開了,人們紛紛嘆息,前一個知縣看起來還不錯,可惜上任沒幾天就死了,現在真是一個不如一個。
第二天早上,秦守還沒睡醒,師爺就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說:“老爺,出事了!”
秦守跟著師爺來到大堂一看,頓時臉色慘白。
大堂上“明鏡高懸”的匾額上,插著一把匕首,匕首上扎著一條白綢子,上面寫著幾個大字:“再敢貪贓枉法,小心狗命!”落款是“俠客會”。
就在這時,有人連哭帶喊地上堂喊冤,說是張大戶家的管家被殺了,床邊留下一張紙,寫的也是“俠客會”,並且警告張大戶收糧時不準再弄虛作假,否則會和管家一樣下場。秦守沒敢升堂,面如土色地回了後堂,並告訴師爺,立刻招收護衛,只要功夫高,錢多給點也無妨!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來了一個刀客自薦當護衛。刀客功夫很高,秦守總算放下心來。
可沒過幾天,大案子就來了。相比之前糧店管家把人打得頭破血流,這次的事更大,因為出人命了。起因是三大地主之一的劉地主家奪佃的事。所謂奪佃,就是地主忽然對某個佃戶說,明年的地不租給他種了。
佃戶本來自己有地,因為荒年或是家裡有人生病等著救命,無可奈何之下把地賣給地主,賣的時候往往都約定,這塊地還可由他租著種。但這種約定往往都是口頭的,沒有證據。至於地主為啥要奪佃,原因很多,比如這劉地主是因為看上了佃戶家的閨女,想納為小妾,佃戶不肯,劉地主一翻臉就要奪佃。佃戶沒了地種,就會餓死,一怒之下就要拼命,結果被劉地主家的護院給打死了。
於是,佃戶的女兒告到縣衙,劉地主則趕緊帶著五百兩銀票來找秦守。秦守搖搖頭說:“此事人命關天,何況那俠客會虎視眈眈,我很為難啊。”
劉地主知道為難的意思,趕緊又加了五百兩,秦守這才眉開眼笑地收下了。
升堂後,秦守說奪佃是地主的權利,佃戶要動手打人,劉地主派護院防衛當屬合情,酌情判賠償佃戶家屬一百兩銀子。佃戶的女兒哭得死去活來,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拿了銀子回家埋葬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