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獅子奉為祥瑞神獸,鎮宅辟邪的門獅彰顯了主人身份的高貴與威嚴。不過擺放獅子可是有講究的,首先必須是一雌一雄成對擺放。一般來說,雄獅的腳下踩著一個繡球,代表權力和統一,擺在左側;母獅子腳下是一隻小獅子,代表繁衍昌盛,擺在右側。可嘉善縣大雲鎮的大雲寺門口的石獅子卻造型奇特,雄獅的一隻腳下按著圓球,另一隻腳下按著一串銅錢;雌獅一隻腳下按著小獅子,另一隻腳下卻也按著圓球!這是怎麼回事呢?
相傳清同治年間一年的春天,嘉善縣大雲鎮的大雲寺由住持雲清禪師主持修繕,善男信女們紛至沓來,有錢的捐錢,沒錢的出力,修繕工程歷時達一年之久。修繕後大雲寺煥然一新。
先前寺廟前的兩隻石獅子,因為兵連禍結,有一隻的脖頸出現了一道裂紋,而更換石獅子的時候必須成對一起換,所以寺裡請來方圓幾十裡最有名的石匠牛伯來重雕兩隻石獅。牛伯慨然應允,並承諾分文不取,只是他年紀大了,需要請他的徒弟四相協助。
牛伯帶著徒弟四相起早貪黑地趕工,終於在大雲寺修繕完工的那一天,寺門前的石獅子也雕好了,運來寺門前安放。
這天深夜,雲清禪師走出經堂,準備回禪房休息。夜深人靜,門外一輪皓月當空,景色清幽。他走過放生池,突然聽到池子對面傳來孩子的哭聲。這可怪了,寺院裡怎麼會有孩子呢?雲清禪師抬頭一看,水池對面有一隻毛茸茸的小動物,正在對著他哀哀低哭。他再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隻小獅子!
這種獅子原產於亞洲西部和非洲,在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今伊朗)國王阿薩息斯一世派商隊沿絲綢之路把獅子作為禮物送給漢章帝后就傳入了我國,國人稱之為“瑞獸”,喜歡用石料雕刻成像後襬放在門前,以辟邪護宅。
可是現在,這裡怎麼會出現這種真獅子呢?又為什麼在此哀鳴?雲清禪師走過去,溫和地問道:“你這獅子是哪兒來的?為什麼在這兒哭泣?你有什麼委屈嗎?”
小獅子抬起頭來,竟張嘴發出人的聲音:“老禪師,我自從出生後,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把我們拆開,實在是思念它們,所以忍不住哭泣。”雲清禪師再次問道:“你的父母在哪裡呀?老衲怎麼才能幫到你,把你送回到它們身邊呢?”小獅子點頭為禮,悲痛地說道:“都是現在的人太貪心,才讓我們母子分離。老禪師如果願意幫我,自然能發現端倪。”說完這句,小獅子突然不見了。雲清禪師急忙擦了下眼睛仔細尋找,哪還有小獅子的身影!
雲清禪師一夜無眠,快天亮時迷迷糊糊之際,突然間腦子裡靈光一現,大叫一聲:“老衲真是愚鈍呀!”此時曙色初露,他急忙出了禪房,走向大門。在大雲寺大門口,一左一右蹲坐著兩隻大石獅子。雕工老練,線條圓熟,處處流露出大家氣象。雲清禪師仔細觀看,心中豁然開朗,原來如此!
只見那山門左側雄獅的左腳下牢牢抓按著一個圓球,而對側的母獅的右腳下,也按著一個圓球!這就難怪了!母獅子腳下應該按著的是小獅子,如今怎麼也換成了圓球,所以小獅子才會幻化成人形,委屈告狀的。不過那牛伯是老石匠了,按理不該連這點兒道理都不懂,為什麼會出現這低階失誤呢?
一大早,牛伯被小沙彌請到了大雲寺,在門口牛伯就停下了腳,指著石獅子,詫異地問:“小師父,為什麼這母獅子的腳下,踩的也是球呢?”
原來,在工作收尾時,牛伯感染風寒,大雲寺這邊又催得很急,所以只得打發徒弟四相獨自完成。四相跟著牛伯學藝多年,幹這點兒活兒自然不在話下。
雲清禪師立刻又打發小沙彌請來了四相,只見他相貌黑醜,臉上還有幾道刀疤,身材也並不高大強壯,真不像是個幹石匠的料。
四相給雲清禪師行了禮,不慌不忙地說:“不是小人胡行亂道,只因小人雕刻母獅子的時候,想到當今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老百姓才能過上這等好日子,我大雲寺也才能香火鼎盛,實在是兩位太后之功!這天下不僅僅能掌握在男子的手裡,女子一樣能當統帥!所以小人就擅自決定讓母獅子的腳下也踩著球了,這就證明我們的皇太后不僅能母儀天下,哺育皇上,也能威儀八方,令江山穩固啊!”
他的聲音低啞難聽,可這番話有理有據,聽來實在不像是出於一個不識字的石匠之口。這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一起把目光投向雲清禪師,期待著他的決斷。
雲清禪師從沒經歷過這樣奇特的事兒,聽著四相的理由冠冕堂皇,雖說母獅子腳下踩球難免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可是卻也作聲不得。雖說如今天下太平,可兩宮太后手段之狠辣誰人不知,尤其是那慈禧太后,殺伐決斷,連朝臣們都無不膽寒,這小小大雲寺住持,要是斷然否定這四相的做法說辭,只怕會給寺院招來災禍。雲清禪師思來想去,只好頷首表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