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間,大學士蘇東坡都喜歡他,因而聽說他被派到杭州,遠近的百姓都趕到府衙,想親眼看一看這位名噪當朝的大才子,更想知道他怎樣升堂斷案。可是,好些天過去了,都沒有聽到衙門升堂的三聲號炮。
一連幾天的陰雨才剛剛放晴,衙門前就又打又鬧、吵吵罵罵地來了兩個人,他們爭著擂堂鼓,都喊著要告狀。衙役跑過來吆喝道:“知府老爺還沒有到任哩,你們要告狀也得等幾天。”這兩個人都在氣頭上,不管衙役怎樣吆喝都無濟於事,他們不聽勸阻,硬是闖進了衙門。他們還站在大堂前高喊:“老爺快升堂斷案呀!”
眾衙役還在轟趕兩人,照壁那邊悠悠盪盪來了一頭小毛驢。只見那毛驢背上騎著一個人,高個兒,紫紅色面孔,一臉絡腮鬍子。他頭戴學士帽,身穿道士服,看著既不像讀書人,也不像是道士。他對兩邊老百姓拱拱手:“讓條路,我要進去辦事哩!”小毛驢穿過人群,一直往衙門裡去,衙役想揪住毛驢尾巴,可是來不及了,那人已進了府衙,闖到大堂上去了。
看熱鬧的人們都跟著往大堂裡湧,只見那人把毛驢拴在廊柱上,徑直走到大堂正中央的虎皮椅上坐了下來。管衙門的師爺見他其貌不揚,竟敢直闖大堂,以為他中了邪,是個瘋子,走上去大聲呵斥道:“下來,下來!快給我出去!這是你能坐的地方嗎?”
“怎麼?我不能坐?”
“是呀,隨隨便便坐上去,你不怕殺頭?”
“那誰能坐呀?”
“只有帶金印的大老爺,才能坐上去哩。”
那高個子不再答話,從道袍裡取出個紅布包放在桌案上。解開紅布包,亮出一顆光閃閃的金印,說:“是不是要這個東西呀?”管衙門的師爺見了,嚇得舌頭都吐出來了,半天也縮不回去。原來這高個子就是新上任的太守蘇軾!
蘇軾正了正衣冠,端端正正地坐好,一拍驚堂木:“剛才不是有人擂鼓告狀嗎?”好半天不見人作聲,他又一拍驚堂木:“把告狀之人帶上堂來!”
原來那兩個前來告狀的人見蘇軾騎著毛驢進來,也圍著看熱鬧去了,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事。這時蘇軾一呼,他們才慌忙上前跪下,喊著:“望大人做主!”
蘇軾問:“你們有何冤屈?誰是原告?”
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抬起頭:“我叫吳小乙,住在豐豫門外。我是原告,我告他!”
“他叫什麼名字?”
另一個三十多歲小販打扮的人抬起頭:“我叫張二。”
蘇軾問吳小乙:“你因何告他?”
吳小乙說:“我告張二借錢不還!我給人家幫工,好不容易積攢下三百貫錢,前幾個月借給張二做本錢。我和他本是相好的街坊,講明不要他的利息,只是有一條,什麼時候我要用他就什麼時候還給我。眼下我定了親,正急著要用錢,他就是不還錢!”
蘇軾問張二:“張二,你果真欠吳小乙三百貫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