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龜神醫

[ 民間故事 ]

明朝時期,在楓涇鎮南有個叫蔣浜的村落。村裡有一戶陳姓人家,是祖傳的中醫世家,雖不敢說是杏林國手,卻也往往藥到病除,深得附近居民的稱頌。到了明天啟年間,陳家承繼家業的叫陳季良,他不但醫術高明,為人也耿直敦厚,疾惡如仇。平時遇到窮人來看病,往往少收或不收診費,有時還白送藥材;又樂善好施,廣積人脈,有人遇到急難之事,只要求上門來,沒有不慨然應允的。因此,鄉里鄉親的都感念他的恩德,口碑非常好。

這一天,陳季良行醫歸來,就著明朗的月色走近家門,卻見自家的河埠上有一團雪白的東西,周圍竟籠罩著一層縹緲的白霧。他吃了一驚,放慢腳步,慢慢走近,這才看清楚,原來那白色之物竟是一隻全身雪白的烏龜,個頭只有巴掌大小。這白龜仰頭望天,張開小嘴巴似乎在做吐納,在它一呼一吸之間,就有源源不斷的白色霧氣飄出來籠罩在它的身邊。

陳季良見此,不覺暗暗稱奇,且不說雪白的烏龜十分罕見,那口吐白色煙霧之情形更增添了幾分奇異。他想,這一定是個神靈之物,所以,他不敢去驚擾它,只是雙手合十,嘴裡默默祝禱了幾句後,就悄悄回了家。

幾天以後的一天下午,他正在碾藥,忽然看見7歲的小孫子福寶歡天喜地走進來,手裡捧著一團雪白的東西。陳季良心頭一驚,凝目看去,這不是那個夜晚所見的白龜嗎?

陳季良急忙叫住孫子,問是怎麼一回事。孫子舉起手,把白龜獻到爺爺面前,樂滋滋地說道:“爺爺,孫兒剛才放學回家,看見村裡一群小孩在咱們家河埠旁吵吵嚷嚷,原來他們捉到了一隻白龜,嚷著要拿回家煲湯吃。我心裡不忍,就給了他們一吊錢,把白龜買下來了。”

陳季良心裡讚歎自己的苦心沒有白費,孫子小小年紀就有慈悲心腸。接著他問孫子打算怎麼辦?

福寶想了想說:“再放回到河裡去,說不定哪天又會被人捉去。爺爺,我們還是把它養在家裡好了,這樣,這小白龜也不會有什麼危險了。”

其實陳季良也正是這樣想的,於是點頭答應,爺孫倆一起把白龜放養在天井裡。自此,陳季良經常在夜裡悄悄觀察白龜的動向,卻始終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處。

一年多以後,楓涇當地突然流行一種怪病,那些十來歲以下的半大孩子的喉嚨,先是紅腫,然後化膿,發展到後來,嘴巴里就會流出白色的黏液,最後,不但不能吞嚥吃飯,連水都咽不下去,喉嚨不能發出一絲聲音,親人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死去。

這個病傳染得很厲害,方圓三四十里內到處都有患病的孩子。陳季良診斷後得出結論,這是一種叫封喉痛的流行病,致死率極高。他心急如焚,每天都奔走在患兒家中,想盡了各種治療的辦法,但都不見效。

更讓陳季良不安的是,可怕的厄運居然也降臨到他自己的家裡,因為他頻繁接觸患兒,可能把病菌帶到家裡,那天一早,福寶嘶啞著嗓子說喉嚨疼得厲害。陳季良心裡一痛,不用細看也能得出結論,福寶也染上了封喉痛。

跟其他患兒一樣,幾天後,福寶的嗓子開始化膿,陳季良抱著孫子徹夜不眠,卻怎麼也阻止不了病情的發展。這一天深夜,聽到天井裡不停地傳來奇怪的聲音,陳季良就起身走到天井裡觀看,原來是那隻白龜正齜牙咧嘴發出“嘶嘶”的怪聲。見他走了過來,那白龜竟爬到了他的腳上,陳季良捉起來把它放回到天井,可它再次爬上來,而且速度居然很快。這還不算,它爬到陳季良的腳邊,還一個勁兒地撕咬他的褲腳,就這樣,陳季良一而再把它放回去,它再而三地爬上來咬他的褲腳。陳季良無可奈何,想到孫子命懸一線,也應該讓他臨死前看看這個動物朋友,於是抓起白龜走進孫子的臥房。

此時的福寶已經不能吞嚥不能說話,處於奄奄一息之中,看到白龜他才勉強笑了笑。白龜突然拼命掙脫陳季良的手,自己爬到了福寶的身上。這時陳季良想起了白龜之前的靈異,忽然產生了一種預感,也許它對福寶有好處呢?於是就沒有再去阻止它,看它到底要怎麼樣。

只見那白龜一直爬到福寶的下巴,伸出兩隻前爪扒開了福寶的嘴巴。福寶無力地喘息著,一動不動地任由白龜擺弄。只見那白龜撐開福寶的嘴巴,竟把頭伸進了福寶的嘴中。陳季良嚇了一跳,正要去抓開白龜,卻見它的頭一伸一伸,居然一下一下地吮吸著福寶膿腫的喉嚨,過了好半天,它才筋疲力盡地從福寶的身上滾落下來,趴在地板上吁吁喘著大氣,它原來雪白的身體已變成了暗青色了。再看福寶,本來急速的喘息聲竟開始慢慢趨於正常,看著陳季良,張口叫了一聲“爺爺”。雖然聲音還很微弱,可聽在陳季良的耳朵裡,已經是仙樂一樣美妙動聽。他喜極而泣,抱住了孫子不撒手。

此時,門外恰好放了一大盆淘米的泔水,只見那白龜慢慢爬了過去,徑直爬進了泔水盆,然後一頭伏在泔水中咕嚕咕嚕地打著水泡。卻見那原本奶白色的淘米水漸漸變了顏色。陳季良心知有異,告訴家人,誰也不要動這盆水,就讓白龜待在裡面,且看明天怎樣。

第二天,福寶的病就好了大半,已經能坐起來喝粥了。那白龜還是一動不動地伏在泔水中。陳季良看到那泔水已變得黑黑的,索性又給白龜換了新的淘米水,就這樣,白龜在米泔水中整整趴了三天三夜。之後,它爬出來回到了天井裡,身體也恢復了雪白的顏色。

陳季良家的白龜能治療封喉痛疾病的事很快傳開了,患兒家屬們排了隊來求陳季良發善心救人。陳季良本來就是菩薩心腸,連聲答應,可是那隻原本一直在天井裡的白龜,卻不見了蹤跡,陳季良到處都找不到它,這時福寶搖搖擺擺走過來,輕聲喊著“白先生、白先生快出來啊!”真想不到,那小白龜突然像變戲法似的,不知從哪兒鑽了出來。陳季良大喜,急忙讓白龜用上次為福寶治病的方法炮製一番,果然又治好了一個患兒。這次,陳家人早就準備了一大盆淘米泔水,小白龜好像通人性似的,工作結束後就自己跳進了泔水盆中休息起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忠誠的紫貂
下一篇: 黃香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