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報恩

[ 民間故事 ]

明朝宣德年間,太原府陽曲鎮有個商人叫王英才,他聽說京城布匹漲價,就用全部銀兩買了十車布,準備做趟大買賣,賺些錢後就把生意歇了,好好享享清福。

為了趕路,他和夥計們半夜就起程,天剛亮的時候,已經走出三十多里路。突然,前邊的車輛停了下來,有一個夥計跑過來說,前邊有人攔住路,非要當夥計不可。

王老闆下了車,到前邊一看,只見路中間立著個四十來歲的人,他面孔瘦削,頭髮蓬亂,左眼上方還有處不太明顯的傷疤。他自稱姓白,因家中失火,衣食無著,又不願沿街乞討,這才想當個夥計,工錢不計多少,管飯就成。

王老闆沉思了一下,說:“在我這當夥計可不容易呀,長途跋涉吃苦受累不說,幹不好還要挨鞭子,你受得了嗎?”

那人道:“只要您肯收留我,就是天大的恩德,即使挨打受氣,我也心甘情願。”

王老闆點點頭,算是答應他。車隊又起程了,姓白的夥計見一匹馬拉得很吃力,就上前推車,一用力,不小心把一匹布推了下來,布掉在地上,沾滿了土,王老闆大怒,罵道:“你是怎麼幹活兒的!今天不給你個下馬威,以後你還敢把布扔了!”

他不由分說,從車伕手裡奪過鞭子,狠狠地抽在夥計的臉上,這人臉上立時爆出一道血痕,有的地方血都滲了出來。其他夥計嚇了一跳,心裡都納悶:王老闆平時是個和和氣氣的人,見了人不笑不說話,今天怎麼為一點兒小事發這麼大的火,竟然還掄起了皮鞭?

“啪啪”又是兩下,都抽在了夥計的臉上,姓白的夥計這下慘了,臉上橫一道豎一道,血流滿面。他也有股犟勁,不低頭不求饒,只是咬著牙硬挺著。

眾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有幾個年長些的夥計上前去勸。就在這時,一陣馬嘶,幾匹快馬闖到了跟前。

“原來是楊班頭呀!”王老闆見領頭的是太原府快馬班頭,忙上前打招呼。楊班頭大聲說:“王老闆,你們一路上見沒見到可疑的人?”

“沒有,沒有。出了什麼事?”

楊班頭道:“昨夜伏虎山寨主黑鷹到知府家裡偷盜,被我們發現,不料他打傷兩個兄弟跑了。你若見了馬上說與我們,膽敢窩藏就是死罪!”

“哪敢,哪敢。”王老闆忙答道,“這些都是我的夥計,你要不放心,可以查一查。”

楊班頭一拱手:“按說得相信王老闆,可是案情重大,不敢馬虎,不得不冒犯了。”他一揮手,一個捕快下了馬,手拿一張畫像,逐個仔細對照,到了那個新夥計旁邊,捕快更是上上下下細細地觀看。王老闆忙解釋道:“這個夥計剛才把布匹弄髒了,我教訓了他幾鞭子,要不我去接盆水來讓他洗洗?”

“不用了。”楊班頭道,“多有得罪,快走!”他一揮手,幾匹快馬絕塵而去。

車隊繼續前行,一路上又遇到兩三撥盤查的捕頭。到了傍晚,走出彰德地界,投宿在一家客店裡。晚飯後,王老闆獨自在房間,那個新夥計走了進來,他掩上門,“撲通”一聲跪下,感激地說:“王老闆救命之恩,黑鷹永世不忘。”

王老闆趕緊雙手扶起他,說:“言重了。早上雖說你蓬頭垢面,但一看就知你不是等閒之輩,所以推斷你是黑鷹。只是幾鞭子下手重了些,還請原諒。”王老闆早聽說過伏虎山寨主黑鷹原來是秀才,也練過武功,後來被當地官府欺壓,沒有辦法才落草為寇,但劫富濟貧,不擾百姓。

黑鷹接過話說:“多虧了你的幾鞭子,不然我早被抓走了。以後若有用到小弟的時候,我上刀山、下火海,萬死不辭!”兩人又說了幾句話,黑鷹才拜別而去。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樂醫傳奇
下一篇: 夜半鑼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