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嘉靖四十四年,衡州府臨武縣。
時近正午,縣城南門人群熙攘,進出城者川流不息。
離著城門邊不遠,有個小食攤,幾根竹竿支撐著一大塊油氈布當頂篷,敝舊的幌子迎風招展,上寫著五個大字:棲鳳渡魚粉。
長街上,一個風塵僕僕的外鄉男子緩緩走來,他左顧右望打量著市井風貌,耳中不時飄進幾句街邊孩童吟唱的歌謠:光瑩瑩,亮晶晶,白似雪,貴如金……四海行,大豪商……
他邊聽邊在心裡琢磨著,路過小食攤時,正感到腹中飢餓,便走了過去。
此刻正是飯點,食客爆滿。這男子只得跟一個看著蠻精神幹練的年輕人拼桌而坐,點了一碗招牌魚粉,吃了兩口他不禁眉頭一皺,放下了筷子。
同桌的年輕人見了,問道:“這位大哥,怎麼了?”
外鄉男子搖搖頭:“太淡了!除了辣,沒別的味道,就這廚藝咋還這麼多人來吃!”
年輕人一笑道:“這不關廚藝的事兒,是因為鹽太貴……”他話還沒說完,突然傳來喧鬧聲,兩人循聲望去,看到城門守衛在奪一個瘦小子的包袱,對方喊道:“冤枉啊,我沒夾帶私鹽……”
外鄉男子聽到“私鹽”二字心頭一動,起身走了過去。只見那守衛將包袱裡的東西都抖落在地,冷笑道:“那這是什麼?”
瘦小子哀求道:“我娘病了,我從外婆家帶回一些她最喜歡吃的魚乾,怕路上腐壞,便用鹽醃了,您就放過我吧!”
外鄉男子目光往地上一瞟,看見從包袱裡撒落出來的魚乾上果然都浮著一層白花花的鹽霜,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閃耀。
他剛要上前,衣袖忽地被人拉了一下,轉頭一看,正是方才跟他拼桌的那個年輕人。對方低聲道:“我看大哥不是本地人,最好還是別多事,以免吃虧。”
外鄉男子感激地一笑:“多謝兄弟提醒。請問貴姓?”
年輕人笑道:“叫我阿風就行。”
這時哭嚎聲起,竟是那瘦小子沒錢認罰,被守衛捆了要往牢裡送。外鄉男子實在忍不住了,走過去攔住:“你這也太過分了吧,攜帶幾條鹹魚幹就得坐牢?”
那守衛一瞪眼:“你哪來的,竟敢阻礙公務?我倒要搜查一下你!”
外鄉男子淡然道:“我從北門進城的,那邊已經搜過了。”
守衛冷笑道:“那邊是那邊,萬一他們有疏漏呢?”說著就動手搜身,沒兩下便從外鄉男子懷中摸出一塊象牙牌子來,他看清上面鐫刻的“錦衣衛南鎮撫司”字樣,不禁變了臉色,“敢問大人是……”
外鄉男子淡淡道:“錦衣衛南司百戶裴佳。”
守衛嚇了一跳,趕忙賠笑道:“卑職有眼不識泰山,得罪大人了。不過,”他一指那瘦小子,“這人是從韶州府來的,那邊的廣鹽是七文錢一斤,咱們這邊是兩淮鹽區,鹽價比他們貴一倍,將低價鹽帶過界食用,確實犯法。”
裴佳微微一笑:“此人孝心可嘉,看我面子,饒他這一次吧。”
守衛點點頭:“既然大人發話,卑職不敢不從。”說著解開了那瘦小子身上的繩索,對方拾起地上的包袱和魚乾,千恩萬謝後離開了。
裴佳轉身想再去找阿風,卻不見其蹤影。他回到小食攤要結賬,被攤主告知阿風替他付清飯錢後就走了,心中微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