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謎

[ 民間故事 ]

元宵節觀燈回來沒幾天,絲絲就病了。這可急壞了霍員外。

絲絲是霍家唯一的千金。霍員外娶了三房太太,四十有二,好不容易才喜得千金,取名珍珠,小名絲絲。

說起小名,還有一段來歷。抓周的那天,霍員外在桌上放了八樣物體:筆、墨、紙、硯、錢幣、書籍、胭脂和食品,絲絲都不抓,卻抓著夫人的絲綢手帕,咯咯地笑。霍員外大喜,絲綢大富大貴,預示長大後非富即貴,遂取小名為絲絲。

絲絲從懂事起,就對絲綢近乎痴迷,穿的、用的,都是上等的絲綢,每天總喜歡捧著絲質面料左看右看,常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問她看啥?她笑而不答。霍員外笑說絲絲是金蠶仙子投胎。

絲絲漸漸長大,出落得如同花般嬌豔,官宦、豪門公子趨之若鶩,希望能結秦晉之好。霍員外原想元宵節過後,擇日給絲絲選如意郎君,沒曾想,絲絲卻病了。

霍員外請遍城內名醫,名醫們都說小姐是心病。

霍員外不信,只是吃了多劑中藥後,絲絲病情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霍員外這才慌了,喚來絲絲的貼身丫鬟,詢問小姐元宵節觀燈的相關事宜。丫鬟支支吾吾,員外一拍桌子,大聲呵斥,大膽丫頭,快快如實說來!不然家法伺候。

丫鬟嚇得花容失色,一個勁兒叩頭,老爺,我說,我說。

小姐觀花燈最喜歡猜燈謎。那天,小姐一連猜中好多謎語,正猜得開心,被一個謎語難住了。“聰明伶俐白姑娘,自己動手蓋閨房,閨房造得真靈巧,可惜沒門又沒窗。”小姐蹙起眉頭,反覆唸了好幾遍,突然眉眼舒展,蠶……蠶!幾乎在同時,一位公子高聲說道。小姐看到那位公子……

丫鬟停下來,怯怯地望著員外。

說!

丫鬟又憶起兩個月前發生的事。

兩個月前,丫鬟陪同絲絲去寺廟燒香。行至半路,絲絲掀開轎簾一角,觀賞路邊景緻,恰好看見大片蔥翠欲滴的樹林中,一位公子正專注地採著樹葉。絲絲好奇,吩咐停轎,讓丫鬟前去打聽公子為何採摘樹葉。公子解釋說那是桑葉,採回家喂蠶。公子一扭頭,看見了立於轎旁的絲絲,對丫鬟說,你家小姐身上穿的絲綢就是蠶吐出來的絲,經過一系列加工而成。丫鬟很驚訝,隔著這麼遠,公子是如何知道我家小姐穿的是絲綢?公子說,他從小痴愛養蠶,長大後又學會了繅絲、織造、染整,一里路之外他就能聞出絲綢的味道,辨別絲綢的質地。他種植了大片桑樹,立志養好蠶,生產出最優質的絲綢。小姐聽說後,連稱公子是奇人……

小姐跟公子說話了?霍員外厲聲問道。

沒有,沒有。小姐只是多看了公子幾眼。回家後,小姐偶爾會說起公子……

霍員外把自己關進書房,一天一夜後頂著滿頭白髮,陰沉著臉走了出來。他吩咐管家張貼布告,誰能醫好小姐,許配小姐與他為妻。

佈告一貼出,霍府門前擠得水洩不通,沒人能藥到病除。

第三天,清晨,霍府大門外站了一位公子,面容清俊,素衣簡袍,長身而立,手提一籃桑葉,自有一番出塵味道。霍員外默然觀察片刻,讓其進了霍府。

公子給絲絲把過脈,開了幾劑藥方,囑咐用桑葉做藥引,幾天後必然藥到病除。果然,一劑藥下肚,小姐竟能下地;幾劑藥後,小姐健康如初。霍員外細看藥方,再細瞧公子,心裡已明白八九分。

公子提出婚娶之事,霍員外似笑非笑,說,小姐金枝玉葉,穿的都是上等絲綢,你一個無父無母的窮小子,養得起嗎?

公子黯然低頭,不吭聲。

你既已醫好了小姐,我也不悔婚,兩年後你若有了一定財力,再來迎娶吧。

公子回到家,坐在窗前皺眉苦思。若是能開一家蠶絲加工作坊,不出兩年,迎娶小姐肯定不在話下。可銀兩呢?公子一籌莫展。恰好,一位外地商人尋上門來,願出資幫公子創辦蠶絲加工作坊。公子很驚訝,非親非故的……商人說他是經營絲綢店的,一直在四處尋訪好的絲綢貨源,偶然聽說了公子的絲綢之夢,願助公子一臂之力。

蠶絲加工作坊如期建成。公子發動周圍村民種植桑樹,大量養殖蠶,蠶絲加工作坊越做越大,各式絲綢製品遠銷南北。種桑育蠶的村民們也跟著獲益,公子在民間聲譽日隆。

兩年後。

霍府內,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小姐身著紅袍,拽住父親的手,巧笑嫣然,父親,你嫌公子窮,為什麼又在暗中幫他?

霍員外疼愛地拍拍女兒的手,眼裡盈滿了笑意。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賭地
下一篇: 非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