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奴

[ 民間故事 ]

陽城被貶為湖南道州刺史,攆出了京城。這也好,陽城是唐德宗時期的進士,本來就不想做官。當初,若不是唐德宗親自動員,他是不會為皇帝出任諫議大夫的。諫議大夫就是專門給朝廷提意見的官員。陽城書生氣十足,提意見居然提到了皇帝寵信的要員身上,且言辭激烈。皇帝的心也是肉長的,也是氣不得的。皇帝一生氣,就把陽城給貶了。

來到道州後,自然要遍訪民間,體察民情。很快,陽城就發現這裡有一種奇特的貢品。奇就奇在它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養在罐子裡的兒童。兒童雖然被養在罐子裡,卻能言善辯,機警過人,俗稱“矮奴”。自是有人調教。

“天下竟有這等怪事!”陽城極為憤怒。

經過進一步偵探。問王義是哪裡人?王義答永陽人,也就是道州一帶的人了。

隋煬帝喜好道州的“矮奴”,下面的人就開始在道州廣為蒐羅,以敬獻皇帝,讓皇帝高興。久而久之,道州“矮奴”竟成為道州的特產,專門向朝廷進貢。其實,道州也並非遍地矮人。一些喪盡天良的官員,捉一些兒童過來,放入瓦罐裡養著。平日,只讓“矮奴”露出腦袋吃喝,進貢時才破罐而出。

弄清了原委,陽城要向皇帝進言了。他要廢除道州“矮奴”,還道州以清白。

有人勸他說:“刺史大人,道州貢品的規矩,還是不要破壞的好。您想想,您本來是皇帝身邊的大臣,就因為您仗義執言,得罪了小人,才被髮落到道州的啊。”

“只要我當一天道州刺史,就不允許再向朝廷進貢‘矮奴!”

陽城這麼說了,也這麼做了。他上書朝廷,要皇帝傾聽民間的呼聲,所謂的道州“矮奴”,根本就是以訛傳訛。就算道州有身材矮小的老百姓,那也是矮民而已,根本就不是什麼“矮奴”!

接到陽城的奏摺,唐德宗動了惻隱之心。說實話,攆走了諫議大夫陽城,皇帝曾在心裡後悔過。他知道,陽城敢於直言,是為他好,是為了朝廷的興盛。大概,是為了還陽城一個公道吧,唐德宗遂下旨道州,停止進貢“矮奴”。

道州就這樣絕了“矮奴”。

道州百姓無不崇敬陽城。是陽城解救了百姓的苦難,無論身材怎樣矮小,再也不用懼怕被送到朝廷了。有小孩子的人家,更是拍手稱快,不再擔心小孩子被官兵捉去,養到瓦罐裡敬獻給朝廷了。

陽城捻著鬍鬚微笑,再也沒有什麼比百姓的安樂而值得他歡顏了。

道州百姓將陽城奉為福星。後人將他塑造成天官模樣,一身官束,一派和顏。

以後,凡來道州做官的人,都要到陽城的塑像前拜一拜,祈求他保佑平安。

陽城總要託夢給這些官員:百姓從來就不矮,任何將百姓矮化為奴的人,才是真正的矮奴。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鶴骨笛
下一篇: 快刀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