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如水,諫爭如流

[ 歷史故事 ]

孔奐是南朝梁、陳時期的官員,他為官清廉,為人剛直不阿,受到了眾人的稱頌。

孔奐年幼時就十分好學,文章寫得很好,讀遍了經史及諸子百家的著作。因為才華橫溢,他被州里舉薦為秀才,參加射策考試,成績優異,於是進入朝廷擔任尚書倉部郎中,後來又轉任儀曹侍郎。

當時,左民尚書沈炯被匿名信所誹謗,將要被判重刑,事情牽連到朝廷的中樞機關,所以人人都躲得遠遠的,生怕受到牽連。但孔奐卻挺身而出,在朝廷上發表議論申辯這件事,終於弄清了事實真相,為沈炯洗脫了罪名。透過這件事,人們看出了孔奐是一位仗義之人。

幾年後,國中發生了侯景之亂,京城被侯景攻陷後,朝中的官員都被關押起來。有人把孔奐推薦給了亂兵主帥侯子鑑,侯子鑑命人把孔奐的腳鏈手銬去掉,給予他很好的待遇,命令他主管文書工作。

侯子鑑是侯景的心腹,所以朝廷計程車大夫見到他,無不卑躬屈膝;只有孔奐傲然自若,一點沒有低三下四之舉。有人擔心孔奐會惹麻煩,就勸他說:“現在是亂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於災禍。這些叛亂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節義來抗拒他們呢?”孔奐說:“我的生命既然存在,即使不能為大義而死,但又怎麼可以獻媚討好凶惡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呢?”之後依然我行我素,不諂媚任何當權者。

侯景之亂平定後,陳霸先建立了陳朝,任命孔奐擔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又任命他為晉陵郡太守。

晉陵郡自宋、齊以來,一向都是大郡,比較富裕,因此,先後在此擔任太守的官員都巧取豪奪、搜刮百姓。孔奐擔任太守後,卻能清白自守,妻子兒女都不到任所,他獨自一人乘單船到達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用來扶助孤寡之人,因此深受百姓愛戴。

曲阿縣有一個富人,叫殷綺,他見孔奐生活樸素節儉,就送給孔奐一套衣服、一具氈被,結果被孔奐謝絕了,孔奐對他說:“太守身居顯祿之位,又何嘗不能辦到這些東西?只是老百姓處境尚未周全,不容我獨自享受溫飽罷了。有勞您的厚意,以後就請不要麻煩了。”這件事傳開以後,人們都對孔奐稱讚不已。

陳世祖繼位後,任命孔奐為御史中丞,孔奐性格剛直,在御史中丞位置上,多次彈劾官吏的過失罪責,所以朝廷的官員對他很是敬怕。

孔奐性格耿直,對私相囑託的事一概回絕,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始興王陳叔陵在湘州的時候,三番五次地暗示有關官員,堅持要求得到三公的尊位,私下裡也懇求過孔奐,孔奐拒絕道:“三公的職位,本是以道德高尚為標準,未必是皇室之人就可以擔任的。”非但如此,孔奐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高宗。高宗說:“始興王怎麼能夠希望一下子位居三公?就是我的兒子要為三公,也應該在鄱陽王之後。”孔奐說:“臣下的意見和您一樣。”

孔奐非但不給普通皇親國戚面子,連太子的面子他也不給。太子想要任用江總擔任太子詹事,就命令管記陸瑜對孔奐說這件事。孔奐對陸瑜說:“江總有潘岳、陸機的文采,卻沒有東園公、綺裡季的才能,讓他輔佐太子,我私下裡認為是不夠格的。”陸瑜回去把孔奐的話告訴了太子,太子非常憤怒,便親自去對高宗說這件事。就在高宗要答應太子的時候,孔奐上奏道:“江總是一個富於文采的人,當今皇太子的文采也不少,豈要藉助於江總?按臣下的愚見,希望選一位敦實穩重的人來輔導太子。”皇帝,但他敢於反對太子想法的行為,卻被傳為了佳話。他就是如此的耿直剛正。

孔奐是廉潔的榜樣,一心為民、毫無私心;他耿直剛正、敢於犯言勸諫。一清如水,諫爭如流,世代傳頌,青史留名。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