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邊有人不時將老婆掛在嘴邊,那說此人愛妻大抵不會錯吧;如果一個詩人將“妻”的字眼屢屢鑲嵌於他的詩行呢?而且還是一位古代詩人,那麼由此斷定詩人對妻子愛深情永恐怕也是妥妥的了。
這位詩人就是唐代杜甫。
讀杜甫詩,“妻”的字眼頻頻刷目,如珠玉般閃爍出溫柔旖旎的光芒,令人心有慼慼焉,一根愛情的琴絃被悄然撥動,錚然作響。這“妻”字多為“老妻”,老妻不就是老婆嘛。在唐詩中,如此高頻率以妻入詩,除了老杜,還找不出第二個。
杜甫被稱為“詩聖”,聖人嘛,給人的感覺就是嚴肅端正、不苟言笑的樣子。對於杜甫具體的形象,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是畫家蔣兆和先生畫的那幅畫像,清癯瘦弱,沉鬱儒雅,心事浩茫,視通廣宇,憂國憂民。至於愛情,錢鍾書稱之為“閒人之忙事”,更應該像是“眸子炯然”“風流蘊藉”、浪漫又瀟灑的李太白這類詩人的事。
一臉苦大仇深的杜甫,也有愛情?當然!雖然我們在他的詩裡很難找出愛情金句,他也沒有可上娛樂版頭條的愛情故事,溫暖了心靈。
杜甫妻子叫什麼名字,史無記載,因其父為司農少卿楊怡,故稱她為楊氏。杜甫娶楊氏那年大約是29歲,楊氏19歲。兩家皆為官宦人家,算是門當戶對。
杜甫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與蘇東坡的老祖宗蘇味道等合稱“文章四友”,是近體詩奠基人之一,所以,杜甫給兒子生日贈詩時傲稱“詩是吾家事”。
杜甫結婚前後那些年,家境還是可以的,故有條件達成詩與遠方,“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壯遊》),先後兩次跟著偶像大哥李白徜徉自然山水間,優哉遊哉。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父親去世,應試不第,仕途艱蹇,杜甫的生活陷入了困頓。尤其是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往昔的“壯遊”也變成“漂游”了,像無根的浮萍一樣,顛沛流離,漂泊不定。在這種離亂顛躓的日子裡,患難夫妻相依為命、不離不棄,感情愈發深厚篤實。
楊氏長什麼樣?我們連杜甫的相貌都無從得知,只是從他晚年的詩中幾次見其自述“老醜”,“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發白且稀,李白曾詩言之“太瘦”,那楊氏的樣貌更得從詩中猜度了。《月夜》裡有一個名句:“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這是直接寫妻子的。安史之亂後,杜甫被叛軍俘獲,困居長安,妻子和孩子寄居鄜州。這首詩寫杜甫懷念妻兒,卻反向寫妻兒懷念自己。
這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個女人的形象:月夜閨中,女人一個人呆呆地舉頭望月,思念遠在長安的丈夫。時間長了,帶著脂粉香味的霧氣打溼了頭髮,月亮的清輝映照下玉一樣潔白溫潤的胳臂有了涼意。有人說,哈,老杜這詩很香豔啊。的確,很美!這裡雖然沒有寫妻子的眉眼,但從這個滿含喜愛欣賞意味的畫面中,可以斷定,楊氏是個美麗的女子,即使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這首詩寫於756年,楊氏三十出頭,正是女人灼灼其華時。
老杜另一首詩《一百五日夜對月》可謂《月夜》姊妹篇,“一百五日”指寒食節,杜甫不說節日,而是用時日代替,足見思念妻子至深,一日一日是掰著手指頭過來的。詩中有一句“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想像,即想念,嚬,即顰,皺眉的樣子。紅蕊和青蛾,兩個意象間接描繪了妻子之美。由此,可以說,楊氏出身富貴,相貌昳麗,是一位知書達理的淑女。老杜說,有妻如斯,叫我如何不愛她?
然而,杜甫一生蹭蹬,命乖運蹇,幾乎就沒有順心風光的時候,楊氏跟著丈夫只有受累吃苦的份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