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8年冬天,趙盾派趙穿率領大軍討伐崇國,使得秦晉之間本來就很惡劣的關係雪上加霜。西邊的威脅尚未解除,晉國又聯合宋國,再一次發兵討伐鄭國,以雪北林之戰的恥辱。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鄭國現在是楚國的鐵桿盟友,討伐鄭國就是和楚國過不去,楚國必定會派兵干涉。而楚國人一旦出兵,就算是晉國與宋國的聯軍也未必是楚軍的對手。對此,趙盾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但是,還是要討伐鄭國。
其一,鄭國是中原的心臟,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不能透過外交手段拉攏,就必須透過武力來迫使其轉變態度,或是徹底將其征服。
其二,晉國和宋國進攻鄭國,近在咫尺,來去自由。而楚國要救援鄭國,則不免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等到楚軍趕到,晉軍大可以主動後撤,避其鋒芒,待楚軍撤走再實施反攻,如此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楚軍疲於奔命,而晉軍以逸待勞,則戰略優勢始終保持在晉國一方。
應該說,趙盾的判斷是準確的。楚國如果派兵援鄭,則不免陷入戰略被動;如果不派兵援鄭,則很有可能失去鄭國的信賴,使得鄭國倒向晉國的懷抱。
楚莊王接到這個燙手的熱山芋,倒是一點也不緊張,他派人給鄭穆公送去一道指令,命令他以攻為守,立刻派公子歸生帶兵討伐宋國。
說來也怪,一向只隨東風舞秋葉的鄭國人接到楚莊王的這道指令,腰桿子立刻就硬起來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7年春天,公子歸生率領大軍從新鄭出發,直撲宋國。
宋國人驚訝之餘,派右師華元和新任司寇樂呂帶兵進行防禦。兩國軍隊在宋國的大棘(地名)相遇,鄭國人氣勢如虹,將宋國打得大敗而歸。戰鬥中,華元被俘、樂呂戰死,鄭軍還繳獲了宋軍兵車四百六十乘、俘虜士兵二百五十人,而且割下一百顆首級以炫耀戰功。戰果之輝煌,恐怕連鄭國人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就算當年先君鄭莊公縱橫河洛,鄭厲公用兵如神,也不曾一次戰鬥就繳獲兵車四百六十乘啊!
鄭國的勝利來得莫名其妙,宋國的慘敗卻可以找到原因:
第一,自宋昭公上臺以來,宋國的政局就嚴重不穩定。而宋文公靠弒君登上君位,並未能扭轉局勢,使這種狀況好轉。大棘之戰的前兩年,也就是公元前609年冬天,宋國又發生了新的內亂,宋文公的親弟弟公子須聯合貴族武氏,陰謀發動政變,準備擁立宋昭公的兒子。宋文公及時覺察,殺了公子須和宋昭公的兒子,並且發動華、樂、向、魚、蕩等貴族討伐武氏,將武氏族人統統驅逐出境。樂呂就是在這次事件之後當上宋國的司寇的。
第二,宋軍的統帥華元在戰前殺羊犒勞將士,擔任其戰車駕駛員的羊斟卻沒有分到一杯羹,心理極度不平衡。戰鬥打響之後,羊斟說:“前日分羊是你說了算,今天的事是我說了算。”於是不聽指揮,駕著戰車直奔鄭軍,使得華元成了鄭軍的俘虜。
第三,宋國大夫狂校奉命迎戰鄭軍,鄭軍將領的戰車不慎陷入一塊窪地。本來這是一個殺敵立功的大好機會,狂校卻頗有先君宋襄公的遺風,不但不落井下石,反而倒持長戟,將鄭國人拉了上來。結果可想而知,鄭國人一上來就拔刀殺了狂校,狂校的部屬也一鬨而散。《左傳》評價狂校的行為:“狂校犯了失禮、違命的雙重錯誤,死不足惜。戰鬥之中,果敢堅毅存於耳,而記於心,且表現於外,就叫作禮。殺敵就是果敢,就是堅毅。狂校卻反其道而行之,被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部隊崩潰,主帥被俘,宋國人在大棘可謂丟盡了臉。戰後,宋文公馬上派了一個使者去見公子歸生,要求將華元贖回。公子歸生隨口說了一個數:兵車百乘,良馬四百匹!不許討價還價,還一次價就翻一番,嫌貴別贖,咱們可以將貴國右師裝在鐵籠子裡,帶回新鄭去展覽一個月,然後再送到郢都動物園去長期飼養。
公子歸生開出的這個價,在當時差不多可以裝備半個三流國家的軍隊,顯然有敲詐之嫌。但宋文公收到賬單,二話沒說,就照單發貨——如果堂堂宋國右師被送到楚國去展覽,他這個國君就真的無臉見列祖列宗於地下了。
華元本人為宋文公節省了一部分開支。宋國人剛給鄭國人送去兵車五十乘和良馬二百匹,華元就瞅著個機會,從鄭軍大營中逃了出來,一路狂奔回到了宋國。
宋文公帶著各位大夫到城門口去迎接華元,羊斟也在其中。華元見到羊斟,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了一句讓大夥都感到很吃驚的話:“如果不是你的馬不聽使喚,我又怎麼會淪為鄭人的俘虜?”
華元給了羊斟一個臺階,羊斟卻不敢順勢而下。他戰戰兢兢,老半天才鼓起勇氣說了一句老實話:“不是馬的原因,是人的原因。”當天夜裡,羊斟就收拾行李,連夜逃往魯國。
當然,相同的故事有不同的解讀。後世有人認為,華元對羊斟說這句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分羊這件事情上確實有過失,所以主動寬慰羊斟;而羊斟對分羊的事仍然耿耿於懷,所以明確地告訴華元事情就是我做的,而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報復你!
華元縱使在分羊的事情上有失誤,羊斟的報復卻顯然大大超過了他所受到的感情傷害,而且也超出了私人恩怨的範圍。《左傳》評價羊斟說:“不是人!因私廢公,禍國殃民,沒有比這更大的罪過了。”並且以《詩經》中“人之無良”的詩句拿來比喻羊斟,說他害民以逞匹夫之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華元逃歸之後,不但沒有追究羊斟的責任,反而用言語來安慰他,也是難得的大度。
大棘之戰後,宋國加強了戰備,重新加固首都商丘的城牆。華元身為司馬,每天都親自巡視築城的工地。築城的民工編了首歌來挖苦他:“大眼兒突突,大肚皮挺挺,丟盔卸甲逃回家,好在漂亮的鬍鬚還在臉上,呼兒嘿喲,丟盔卸甲又來做監工。”
華元又羞又惱,叫自己的隨從回唱道:“有牛就有皮,倉庫裡多得是,丟盔棄甲又有什麼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