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駙馬們到底有多苦?

[ 歷史故事 ]

設想一下,穿越到古代,成為一國公主的駙馬,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要知道,封建王朝時期,皇帝就是一國最高統治者,皇帝的女兒是金枝玉葉,皇帝的女婿自然位高權重,美人、權勢都是掌中之物,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巔峰。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成為公主的駙馬,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駙馬的由來與選拔:何等“幸運兒”才能榮升駙馬?

我們通常稱呼公主的丈夫為駙馬,但“駙馬”最開始指的是替皇帝掌管副車的近侍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中關於駙馬是這樣記載的:“駙馬都尉,掌駙馬,武帝初置。”古代皇帝出行之時,為了防止被刺殺,往往會設立幾輛規格一致的車用來迷惑敵人。為了提升安全性,駕車的人往往都是皇帝的親信,掌管正車的叫做奉車都尉,掌管副車的便叫做駙馬都尉。

東漢時,駙馬都尉與奉車都尉、騎都尉同屬光祿勳,有上朝的資格,是具有實權的官職。魏晉時期,延續東漢舊制,以宗室、外戚為駙馬都尉。此時的駙馬都尉成了勳官職位,再無實權。到了晉元帝時,改以佐治的官吏為駙馬都尉,後廢奉車、騎二都尉,僅餘駙馬都尉一職。這個時期,不少任職駙馬都尉者皆為公主丈夫,北宋王欽若在《冊府元龜》(卷三百)中就指出:駙馬至晉代專授予尚公主者也。

作為皇帝的女婿,駙馬這個身份非常微妙。駙馬和公主的婚姻基礎,更多是皇帝出於鞏固皇權的目的而做出的政治聯姻。駙馬雖然與皇室密不可分,但不意味著駙馬的立場就偏向皇室,某些時候雙方甚至會走向敵對。東漢漢明帝時期,皇帝劉莊嫁妹館陶公主劉紅夫於駙馬都尉韓光,韓光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娶得公主的駙馬都尉。但是這位駙馬,卻與劉秀之子淮陽王劉延合謀,意圖謀反,最終被朝廷誅殺。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為駙馬呢?歷朝歷代的君王對於駙馬的選拔標準,要求各不相同,漢朝背景,唐宋時期不再侷限家庭背景,才學出眾者同樣可以成為駙馬,而到了明清時期,品德則更為皇家看重。

據史料記載,西漢明確可查的駙馬有16位,其中有15位是開國功臣之後或外戚勳貴,如館陶公主劉嫖駙馬陳午,是堂邑侯陳嬰的孫子,為開國功臣之後;平陽公主第三任駙馬衛青,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弟弟,則是外戚勳貴。到了唐宋時期,家世背景不再是皇室挑選駙馬的唯一標準,有真才實學,並在科舉中大放異彩的文人也是“駙馬預備役”。不過,唐宋時期的駙馬並不好當,不僅不會讓心懷大志的男兒有一番作為,反而是一種枷鎖。唐宋時期的駙馬大多隻能擔任一些沒有實權的虛職:“皆除三品員外官,而不任以職事。”“宗室袒免親女出嫁,如婿系白身人,得文解者為將仕郎,否則承節、承信郎,妻雖死,夫為官如故。”這裡面記載的將仕郎是九品下的文官,承節、承信郎是九品武官,想靠著成為駙馬走上仕途巔峰,除非才能特別出眾,否則很難有所成就。明清時期的駙馬選拔標準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得預。”在駙馬的人選上,相比唐宋時期的重門第和才能,明清時期的統治者更偏向於非精英階層的普通人。

為躲娶公主寧願餓死:政治聯姻下的實用主義

“伴君如伴虎”,臣子與皇帝的相處之道是千古難題。與皇室聯姻,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危機四伏。歷朝歷代都有大臣不願意成為駙馬,甚至有大臣為了躲避娶公主,絕食而亡。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他的姐姐湖陽公主新寡,公主早就屬意司空、恂邑侯宋弘,便請光武帝做媒。光武帝召見宋弘說了此事,宋弘以已有妻室回絕。光武帝不死心,以“貴易交、富易妻”之語給他做思想工作,宋弘義正辭嚴回答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立場堅定地拒絕了公主心意。

漢桓帝時,時任尚書的楊喬“容儀偉麗”,不光是個美男子,而且還很有才學,漢桓帝“愛其才,詔妻以公主”。面對浩蕩皇恩,楊喬不僅沒有叩頭跪謝,反而“固辭不聽,閉口不食,七日而死”。為了躲婚,竟然絕食而死。

《新唐書·方技傳》中記載,唐玄宗想要將玉真公主下嫁給張果,還沒有派遣使者傳詔,張果好像能未卜先知似的對身邊人說:“俗話說得好,娶婦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大家都不知道什麼意思,責怪他出言不遜。這時有使者來傳聖旨,張果哈哈大笑,堅持拒絕,寧死不奉詔。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