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日“欺騙戰”

[ 歷史故事 ]

1940 年4 月,在德軍閃擊北歐之時,似乎正逐漸滑向敗局的英國獲得了一絲別樣的勝利曙光:在神秘的布萊奇利莊園,德國方面使用的“恩尼格碼”密碼機被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領導的、包括波蘭和法國數學家在內的專家團隊破譯成功。這一跨國“反法西斯聯盟”的成果,使得德國從此對英國情報單向透明,併為盟國展開對德國的大規模戰略欺騙奠定了基礎:盟國藉此開始透過雙面間諜、戰場遺物及偽裝洩密向德國提供假情報,阻礙德國對戰爭形勢的判斷,並且時時透過恩尼格碼確認德國是否上鉤。確保德方的反應始終在盟軍掌控之中。

“肉餡”誘餌

1943 年2 月2 日,保盧斯投降,德國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覆滅,東線蘇軍轉入了戰略反攻。西線盟軍也藉此準備開闢第二戰場,重返歐洲大陸。而此前,阿拉曼戰役勝利後的盟軍在北非節節勝利。義大利軍隊在北非的不堪一擊,使丘吉爾萌生了以一記勾拳打擊在亞平寧半島這塊軸心國“軟腹”的想法。然而,北非盟軍要進攻義大利本土,就必須跨過地中海;跨過地中海,便無法忽略西西里島上的36 萬德意軍隊及1400 多架作戰飛機。

為轉移軸心國兵力部署,減少盟軍攻島傷亡,盟軍開始了誘騙敵軍移師駐防的“肉餡”計劃。

1943 年4 月30 日,西班牙沿海發現了一名英軍少校軍官的遺體,表面中立暗中親德的西班牙軍方立即連人帶物移交德國情報部門。德國發現,這名從英國本土飛北非戰場的威廉·馬丁少校簡直是個可憐的“故事匯”。作為英軍聯合計劃司令部參謀的他剛剛升職,口袋裡還有未婚妻的情書、貸款買的訂婚戒指與銀行因此發來的催款單。這個軍裝筆挺的年輕人墜機後溺水而亡,可惜了他隨身皮包裡的一份絕密檔案:裡面明確表示盟軍將對西西里島發起一次進攻。當然,盟軍並不會費盡心機洩露給德軍自己真正的意圖,進攻西西里只是“肉餡”的外皮:檔案中繼續闡明,這次進攻實際是一次佯攻,旨在騙取德軍集中兵力防守西西里,盟軍正可趁機奪取撒丁島和希臘。皮包裡還附帶了英國蒙巴頓勳爵給盟軍總指揮艾森豪威爾的建議原文,以及英國總參謀部副參謀長下達給英軍前線指揮官的部署方案,佯攻西西里計劃的來龍去脈被和盤托出。

當然,事關大局,德國並沒有輕信這份“從天而降”的情報,更何況難保英國人不會因馬丁少校失蹤改變計劃。蓋世太保發動了一切渠道,甚至動用了潛伏在倫敦的鼴鼠,來查證馬丁少校的來歷與英國的反應。但一切都天衣無縫。

就在德國最高領導層為是否置信狐疑不已之時,又一個“肉餡”下鍋了:撒丁島沿海再次發現一名死者,不同的是這位身著突擊隊制服的溺水大兵全副武裝裝備精良,無疑是前來敵前偵查的特種部隊。登陸迫在眉睫!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再也無暇質疑。1943年5 月12 日,希特勒直接下令,將撒丁島和希臘列為地中海防禦的首要重點,並用“有力的證據”說服了判斷盟軍會在西西里登陸的墨索里尼,西線軸心國軍隊開始雲集撒丁島,德國甚至從東線庫爾斯克會戰的關鍵戰場上抽調了兩個裝甲師防守希臘。

軸心國對這個誘餌如此深信不疑,以至於7 月9 日盟軍真正登陸西西里島時,德意都認定情報果然屬實:盟軍的佯攻真的來了!此戰,被分兵削弱的德意軍隊22.7 萬人被消滅,法西斯義大利也在之後盟軍的攻勢中土崩瓦解。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