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普遍重視讀書。宋真宗和宋仁宗分別作有一首《勸學》詩,其勸學的目的雖然一致,但勸學的方式卻不同。
宋真宗的《勸學》詩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為了勸人讀書學習,宋真宗依次開列了讀書的種種好處。若換成現代人的話,“書中自有千鍾粟”,是說透過讀書可以拿到很高的薪水;“書中自有黃金屋”,是說透過讀書可以住上很大的房子;“書中自有顏如玉”,是說透過讀書可以娶到很美的妻子;“書中車馬多如簇”,則是說透過讀書可以買到很好的車子。顯而易見,這真是赤裸裸的“利誘”。
宋仁宗的《勸學》詩云:“朕觀無學人,無物堪比倫。若比於草木,草有靈芝木有椿;若比於禽獸,禽有鸞鳳獸有麟;若比於糞土,糞滋五穀土養民。世間無限物,無比無學人。”
在宋仁宗看來,不學習的人也是“無與倫比”的。這世上有兩種無與倫比,一種是無與倫比地好,一種是無與倫比地差。顯然,宋仁宗認為“無學人”是無與倫比地差的,如果和草木比,草木之中尚有“靈芝”和“椿”,這便是連草木也不如;如果和禽獸比,禽獸之中尚有“鸞鳳”和“麟”,這就是連禽獸也不如;如果和糞土比,糞土尚能滋養五穀,這就是連糞土也不如了。從不如草木到不如禽獸,再到不如糞土,說的話真是越來越難聽。如果說宋仁宗是在批評“無學人”的話,這真是非常嚴厲了。宋仁宗的這首詩意在勸人讀書,但他勸學的方式更像是“威逼”。
為了勸學,宋真宗、宋仁宗一個“利誘”,一個“威逼”,也算是用心良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