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厚祿不換一卷書

[ 歷史故事 ]

《鐵琴銅劍樓書目》記載:1765年6月的一天,“恬裕齋”樓下茶肆來了4位衣著華麗計程車紳。那時,家有藏書樓多要開一間茶肆,收入用以書樓日常開銷。客人除了付茶資,有的還租一冊書,品茗靜讀,猶如當今的閱覽室。但租書要主人去取,不允許讀者上樓翻閱。

4位士紳落座,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掏出50兩白銀撂在桌上,言稱要上樓選書。主人瞿進思看他們舉止言行並非歹人,且給的銀兩幾乎是茶肆半年的收益,便點頭允諾,但只許上去兩人。

瞿進思和“管家”陪同一位被稱作“錢爺”的中年人上得樓來,只見一架架線裝古籍高低錯落、擺放有序。錢爺瀏覽期間,不時取下一冊,翻閱幾頁,又放回原處,似乎對這些典籍善本並不感興趣。

忽然,他發現嵌在北牆上的小書架上置一扁方藍布包,就近前欲取,瞿進思急忙攔阻:“不勞您動手,我來、我來。”

他說著拿下布包,小心翼翼地開啟,露出套封古卷,拔下象牙封籤,展開緞面封皮。錢爺拿起古籍翻看幾頁,雙目放出光彩:“實乃宋刻孤版,彌足珍貴。”

他說著目光轉向瞿進思,問:“藏家可願轉讓此卷,我出這個價?”

錢爺伸出兩根指頭,“管家”在一旁解釋:“200兩。”錢爺瞪他一眼,“管家”忙改口:“2000兩!”錢爺又瞪他一眼,“管家”縮縮脖子:“兩、兩萬兩!”

瞿進思卻淡淡地言道:“此是鎮樓之寶,不能沽以金銀。”

錢爺聞聽此言,又伸出兩根指頭,“管家”見了,走到瞿進思面前,也伸出兩根指頭,眼睛瞪得老大:“20萬兩!你還不賣?”

瞿進思依然無動於衷,錢爺撂下書卷。兩腮抽動了幾下,轉身走向樓梯。到了樓下,錢爺喝道:“取朕的皇袍!”

樓下的兩個士紳聞聽,忙跑到門口高喝:“護駕——”,瞬時,附近街市喬裝成路人、商販的數十名御林軍抽出隨身藏匿的刀劍,在茶樓內外守護。

原來,這是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慕名微服來“恬裕齋”覽籍閱典,他要買的古籍是南宋嚴羽著的《滄浪詩話》,他早就仰慕這部詩詞理論名著,曾傳諭在各地尋覓,卻終不得見,幾乎成了他的一個心結。

這次在“恬裕齋”看到原版,本應了卻心願,不料給出天價瞿進思也不肯出手,急得他只好亮明身份。此時的“錢爺”頭戴皇冠,龍袍加身,正襟危坐,言道:“藏家將《滄浪詩話》貢奉朝廷,官封三品大學士,賞銀30萬兩。”

一卷書換三品大學士,外帶一筆鉅款,實是平步青雲、瞬間暴富,“管家”衝瞿進思喝道:“還不拜謝龍恩。”

瞿進思俯身瞬間,腦海中閃過父親臨終前的情景:他從枕下拿出個藍布包,說:《滄浪詩話》乃絕世孤本,爾要珍視如命,傳代繼藏……想到此,他叩拜道:“祖上有遺訓,要世代以命護此書,草民實難從聖諭。”

見乾隆面色越發不悅,瞿進思想了想,又說:“聖上眷慕此古籍,何不派人原文抄錄。”

高官厚祿換不來一卷書,乾隆又不能明搶豪奪,聽了瞿進思“抄書”的主意,只得“順坡下驢”地點點頭。不久,朝廷派來兩個書法高手,在“恬裕齋”抄了40多天,把《滄浪詩話》分錄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5冊。

多年後,瞿進思的兒子瞿紹基接管書樓,他苦心經營的萬餘卷(套)古籍全部捐給了北京、上海和常熟圖書館,讓珍貴的古籍善本有了完美的歸宿。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