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宋朝吃不到的蔬菜

[ 歷史故事 ]

南宋有兩部地方誌很出名,一部叫《鹹淳臨安志》,寫的是杭州;一部叫《淳熙三山志》,寫的是福州。如果你看過這兩部地方誌,就會知道宋朝人擁有的食材非常豐富,凡是今天有的,那時候差不多都有。

蘿蔔、白菜、茄子、黃瓜、芹菜、韭菜、芥菜、菠菜、生菜、芫荽、瓠子、紫菜、扁豆、蠶豆、大蔥、小蔥、大蒜、小蒜……這些蔬菜在宋朝的菜市場中都能買到。

橘子、香蕉、葡萄、荔枝、栗子、橄欖、橙子、楊梅、枇杷、柿子、杏、棗、梨、桃……這些水果在宋朝的果子鋪裡也都能買到。

豬肉、羊肉、牛肉、雞肉、鴨肉、鵝肉、兔肉、鹿肉、鵪鶉肉,還有各種各樣的魚蝦等海鮮,都是宋朝人的口中食。當然,羊肉在宋朝比較短缺,價格稍貴,而現在的羊肉並不短缺卻也很貴。

總而言之,宋朝時期的食物種類很多,跟今天十分接近。

但是也有一些東西在宋朝是見不到的,例如,宋朝沒有花生,沒有土豆,沒有玉米,沒有紅薯,沒有西紅柿,沒有胡蘿蔔,甚至沒有辣椒。

金庸先生寫《射鵰英雄傳》,開篇第一回,南宋末年,杭州郊外,兩個農民請一位說書先生去一家鄉村背景相違背的。蠶豆、豆腐乾、鹹鴨蛋,這些在宋朝都很常見,但是宋朝人不可能用花生做下酒菜,因為花生是外來物種,直到明朝才從美洲傳入中國。

現在開封有一種很有名的小吃叫“花生糕”,是用花生、白糖和糖稀加工的點心,個別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往包裝盒上印了幾個字:“大宋宮廷貿易發達,特別是南宋,跟幾十個國家有貿易往來,但是那些海船的航行路線只限於亞洲、歐洲和非洲,出產花生的美洲還沒被哥倫布發現,不可能把花生進口到中國來。

同樣的道理,宋朝人也見不到土豆、玉米、辣椒、西紅柿和紅薯,因為這些也是外來物種,也是直到明朝才從美洲傳入中國。所以,當我們去宋朝餐館點菜的時候,就不要點土豆炒肉、松仁玉米、辣子雞丁、清蒸紅薯泥和西紅柿炒雞蛋了,店老闆怎麼也弄不來這些菜,除非從海外運輸。可你知道,宋朝沒有飛機,只有海船。海船隻能運輸瓷器,不能運輸蔬菜,因為蔬菜還沒運到地方就腐爛了。

現在四川人和湖南人都愛吃辣椒,開遍全國的川菜館子更離不開辣椒,很難想象要是沒有辣椒,四川人民和湖南人民怎麼活,那些生意紅火的川菜館子怎麼活?可是宋朝確實沒有辣椒,宋朝川湘兩地的老百姓依然活得很好,而且宋朝居然已經有了川菜這個菜系(時稱“川飯”)。因為宋朝有胡椒,宋朝人民用胡椒代替了辣椒。胡椒也是外來物種,它引進的時間比較早,是從西漢時期就傳入中國的。

宋朝也沒有南瓜和洋蔥,這兩樣東西也是外來物種,什麼時候被引進的呢?暫時沒有明確的考證。有人說是元朝時期傳過來的,有人說是到清朝末年才走進國門的。不管怎麼說,反正宋朝沒有。

現在小女生喜歡嗑瓜子,主要是葵花子,也就是向日葵的種子。宋朝女生可沒這個福氣,因為向日葵也是美洲植物,大概到明朝後期才開始在中國種植。宋朝人平時也嗑瓜子,嗑的主要是甜瓜子,南宋中後期還可以磕上西瓜子,如果想嗑葵花子,對不起,這個要求太高。

豆角在宋朝能不能見到?能,但只有豌豆角和豇豆角,沒有今天最常見的那種又圓又長的菜豆角,也沒有芸豆角,就是我們現在常吃的四季豆。四季豆明朝時才引入中國,菜豆角則要等到清朝末年才進入尋常百姓家。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