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與毛澤東詩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周恩來和毛澤東的協力關係。
“‘長夜難明赤縣天並非’赤懸天”
周恩來十分熟悉毛澤東詩詞的內容,也十分熟悉毛澤東創作詩詞時認真推敲、反覆修改的過硬工夫。周恩來喜歡毛澤東詩詞雄偉的氣魄,也喜歡毛澤東對詩詞創作嚴謹負責的態度和精益求精、藝無止境的追求。周恩來說:“主席自己寫的文章、詩詞,也都是改了多少次嘛。”他以毛澤東詩詞創作的態度和精神,激勵文化藝術界,任何一件藝術品,都要再三再四地琢磨、反反覆覆地修改,不能固步自封。
周恩來十分喜歡吟誦毛澤東的詩詞,用以激勵自己並從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有時,周恩來為了理解毛澤東的詩詞的意境,哪怕是一個字,他也不輕易放過,而是認真考究。1958年7月,在上海開會時,呂正操和趙爾陸等同志看到毛澤東1950年10月寫的《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的傳抄稿。當時這首詞尚未公開發表,而傳抄稿中“長夜難明赤縣天”的“縣”字,誤抄為“懸”字,大家都看不懂。呂正操去請教周恩來:“懸”字怎樣解釋?周恩來也被考住了。事後,周恩來找到毛澤東原稿,始知是傳抄有誤。為此,他為這個“懸”字,專門給呂正操寫了封信。
正操同志:
昨晚被你考住。今晨與範若愚同志談,將“赤懸天”勉強解釋為“赤日當空”“赤日懸空”的意思,並托爾陸同志轉告。現取閱主席詩詞原本,方知為“長夜難明赤縣天”並非“赤懸天”。赤縣神州,大家懂得,自不費解。想以電話告,適你午睡,便以書代話,並望轉告爾陸。
周恩來
七·十三
一紙短箋,意味深長。字裡行間既體現著周恩來謙遜誠懇和對部下體貼入微的精神,也反映著周恩來對毛澤東詩詞嚴肅認真的態度。
周恩來和鄧穎超夫婦不僅喜歡讀毛澤東那些已經發表的詩作,而且都十分關心毛澤東新的詩作的問世,希望先睹為快。1965年夏,鄧穎超在一次陪同毛澤東會見外賓後,問毛澤東是否有新的詩詞,並說:“很久沒有讀到主席的新作品,很希望能讀到主席的新作品。”幾個月後,毛澤東致信鄧穎超。
鄧大姐:
自從你壓迫我寫詩以後,沒有辦法,只得從命,花了兩夜未睡,寫了兩首詞。改了幾次,還未改好,現在送上請教。如有不妥,請予痛改為盼!
毛澤東
九月二十五日
毛澤東書寫的兩首詞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毛澤東給鄧穎超的信就寫在這兩首詞的上面。這兩首詞都寫於1965年5月重上井岡山之時,但到毛澤東書贈鄧穎超時才算是基本定稿,以後發表時又作了一些修改。可以說,這兩首詞,鄧穎超、周恩來是最早的讀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