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蔣介石日記看中國共產黨的優勝之處

[ 歷史故事 ]

“一切組織宣傳訓練皆比不上共黨”

紅軍長征以後,蔣介石仍然緊追不捨,極欲迅速滅之於關隘險途。1934年11月,他兩次在日記中寫道“兜剿湘南主力”“不可差過剿匪成功前途憂,非全力撲滅此匪,國家與民族更不堪設想矣!”剛愎自用的蔣介石可能只有在日記裡才能說出“自愧不如”,拂去主觀情緒,他自己也認可的一種客觀事實是——紅軍“機驚靈捷”,“我軍之呆笨遲鈍”。稍後,他又記載,紅軍“風忽於無人之境,無路之地”。面對蔣介石佈置的天羅地網,紅軍似乎遊刃有餘。顯然,蔣介石把紅軍的存在看作國民黨政權的最大威脅,其憂的不是國家與民族的前途,而是國民黨的執政地位。

蔣介石一直為國民黨內的組織渙散和派系紛爭感到煩惱,但又苦於整治無策。所以,當他了解到共產黨“黨的建設”情況的時候,似乎眼睛一亮:“自本日起看共產黨密件《黨的建設》小冊,殊覺有益於我也。”因而,他看了又看,“復看共黨之黨的建設”。作為“密件”,這本小冊子顯然是蔣介石從情報人員那裡得來的,對他來說如獲至寶。是年底,他作“一年中之回憶”時 寫道:“看完土耳其革命史、黑格爾辯證法與共產黨密件之黨的建設一書,頗有心得也。”把共產黨《黨的建設》一書作為他一年中閱讀的最有心得的書之一。第二年伊始,他在日記中寫道:“幹部應看書籍之指定:管子、王安石、張居正、黑格爾辯證法、黨的建設、三民主義、民權初步、五權憲法、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不但自己看,還指定幹部讀,明顯有向共產黨學習的味道。

對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的研讀,在一定程度上使蔣介石更清楚地看到了國民黨的弊病。1939年3月,他連續兩天在日記中提出了十幾個問題,準備策問參加國民黨“中央訓練團”的黨政幹部。其中,有黨務方面的:“一、問本黨黨務為何如此消沉疲弱而不能及時振作健全;二、問本黨黨務何以不能發展,何以二等以上人才不肯加入本黨。”蔣介石所言“黨務”顯然是指國民黨自身的發展。當時,國民黨為擴大其隊伍,採取了許多非常規的辦法,比如動員一些機關或單位集體入黨,甚至強制一些人員加入,但被網羅進來的大多是些“二等以下人才”,這令蔣介石頗為失望。他進而要問的是黨、政、團關係方面的問題:“三、問本黨地方之黨政機關與人員為何不能協調合作;四、各級黨部同一機關之黨委人員何以對立不能團結;五、問本黨各級黨部何以不能掌握教育保甲與生產合作機關。”特別是,“為何黨政不能打成一片?如何使黨團能發生實際作用?”

從蔣介石擬定的問題中,可以看出他對許多實際情況的瞭解:“為何民眾不信仰本黨與黨員?”“本黨為何不能掌握青年?”“一般大學教員為何要反本黨?”青年、知識精英和一般民眾對國民黨不但不認可,而且還要反對。那麼,這不能不令人質疑——國民黨的統治基礎何在?實際上,答案已經存在於蔣介石提出的其他問題中:“七、問本黨黨員為何不肯深入民眾做基層工作刻苦耐勞;八、問本黨幹部辦事為何不切實際,不肯研究與負責;九、問為何辦事不徹底無成效;十、問為何黨委變成官僚。”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