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代英(1895—1931)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早年任過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任南昌起義軍代理總政治部主任,廣州蘇維埃政府秘書長,是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更是周恩來的得力助手。陳賡(1903—1961)畢業於黃埔軍校,是我軍威名顯赫的開國大將。鮮為人知的是,他倆分別作為黃埔軍校的老師與學生,曾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同一間囚室先後被監禁過。
1930年5月6日,惲代英不幸被捕,1931年2月轉押到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此時惲代英的身份尚未暴露。但顧順章叛變押解到南京的第二天,就把化名王作林的惲代英指認出來了,導致惲代英於4月29日被蔣介石下令殺害於南京雨花臺。臨刑前,惲代英咬破手指在囚室牆上寫下了一首詩:“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落款“惲代英,民國二十年四月”。
1932年8月,陳賡時任紅四方面軍紅十二師師長,在鄂豫皖蘇區反“圍剿”的戰鬥中腿部負重傷,被總指揮徐向前強令離開戰場赴上海治傷。1933年4月,陳賡傷愈準備返回蘇區,卻意外地被曾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過的叛徒陳連生髮現而被捕。蔣介石對曾經的愛將陳賡格外看重,親自安排顧順章前來勸降,被陳賡嚴詞痛罵。陳賡後被押往南京,蔣介石又拍發慰問電並派憲兵司令谷正倫去迎接,招來一幫陳賡的黃埔同窗共同勸說,均遭陳賡拒絕。蔣介石又親自把陳賡請到辦公室勸降,也被陳賡堅決回絕。
陳賡在南京關押期間,意外地發現了惲代英寫在牆上的詩,格外激動。惲代英年長陳賡8歲,早在黃埔軍校期間,惲代英就是他們的政治總教官,又是他們黨組織的書記,陳賡此時見到老師用血寫的詩句,心頭一熱,肅然而立,頃刻也豪情迸發,隨即唱和一首《試作囚》:“沙場馳驅南北遊,橫槍躍馬幾春秋。為掃人間憂患事,小住南牢試作囚。”
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死牢,惲代英、陳賡這對革命師生一腔豪情,正義凜然,一個慷慨赴死,一個坦然高歌,充分顯示出中國共產黨人藐視一切敵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這種革命的樂觀主義和英雄主義背後,彰顯出革命先輩救國救民於水火的決心和意志,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初心和崇高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