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拾貝(民間故事選刊2021年11期)

[ 歷史故事 ]

文字功夫

明代的清官況鍾是書吏出身,文字十分精練。

況鍾曾用八個字說明瞭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朝鼓太陳舊了,禮部行文請造新的鼓,但對鼓的要求,大家都感到難以擬定措辭。

結果,難題推到了時任儀制司郎中況鐘身上。

況鍾毫不遲疑,填寫了八個大字:“緊繃密釘,晴雨同聲。”

同僚無不歎服。

戚繼光巧樹軍威

明隆慶二年,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繼光被調往薊州擔任總兵,負責守衛大明的邊境。

被委以重任的戚繼光懷著興奮又喜悅的到薊州走馬上任。可是,到了薊州,戚繼光就傻了眼,朝廷派他來這裡帶兵,可是這裡的兵哪是兵呀,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不但不會拉弓射箭,騎馬格鬥,就連簡單的操練,也提不起一點兒精神來。把這樣的兵拉到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對敵作戰,那還不等著吃敗仗嗎?

看著這群散兵遊勇,戚繼光又氣又急,茶飯不思。身邊的謀士看不過眼,給戚繼光出主意說:“將軍何不拿出您抗倭時的氣魄,來個殺一儆百,震懾一下他們!”

聽了謀士的話,戚繼光卻搖頭嘆息說:“那樣做,是會起到一點兒效果,可是恐怕也要把不少兵士嚇得當了逃兵啊!”

經過反覆思考,一個可以整頓軍威的好方法在戚繼光的頭腦中閃現了出來。

那天早上,大雨滂沱,地上濺起泥水,天地混沌一片。這種天氣,人們巴不得能待在屋裡,可是一大清早,戚繼光就傳令下去,無論是他帶來的戚家軍,還是原來薊州的兵員,都到練兵場集合。

接到命令,所有的兵將都集合到練兵場上,在暴雨的襲擊下,薊州的兵員縮著頭,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可是跟隨戚繼光的戚家軍卻在雨中有板有眼地操練起來。雨下了一天,戚家軍就在雨中站了一天,練了一天。

看著臉上淌著雨水,身上裹著溼衣的戚家軍在雨中操練一天,還依然是一副精神抖擻的樣子,薊州的兵員們都從心底裡對戚家軍產生了一股敬意,這才叫兵啊!他們雖然沒有說出來,可從他們一個個飽含崇敬的眼神中絕對可以看出,他們被戚家軍的軍威震撼住了。

從那天起,薊州的兵員們也都學戚家軍的樣子,聽從戚繼光的指揮,認真操練,不久就練成了另一支英勇善戰的戚家軍。

戚繼光面對散漫的薊州軍,沒有采取強硬的治軍措施,而是巧用戚家軍給薊州軍樹立了榜樣,既沒有讓薊州軍失了軍心,又在全軍樹立起了軍威,看來這位大英雄,勇猛之外,也不缺乏睿智。

慈禧“殺熊”立威

慈禧平生最崇拜的是乾隆,尤其是他的逸聞掌故。比如,乾隆獨自斬殺黑熊的故事,不僅增加了乾隆的威嚴,也為之籠上一層神秘色彩,無形中起到鞏固政權的作用。於是慈禧叫來兵部尚書榮祿和心腹太監李蓮英,說自己也要效仿乾隆,殺死一頭熊。

兩人領命後秘商一番,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暗中派人奔赴全國各地,高價採購黑熊,然後選擇“合適”的盡心調教。大約過了月餘,在李蓮英授意下,差役們經過“層層篩選”,把強壯的黑熊都淘汰,然後選出一頭年邁體弱的母熊,內定為慈禧的專用獵物。

數天後,慈禧親率皇后嬪妃、王公大臣等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開到避暑山莊。

這天傍晚,慈禧全身披掛,騎著一匹白色駿馬,手持長槍出場了。她左邊是榮祿,右邊是李蓮英,前後都有身穿黃馬褂的侍衛,可以說面面俱到,萬無一失。

站在觀賞臺上的王公大臣、福晉、格格們不知就裡,無不凝神屏氣,都替慈禧捏一把汗。輪到那隻“內定”的母熊出場了,它邁著緩慢的步子一點兒點兒走著,突然發現路邊的樹上吊著只羊羔,就奔了過去。榮祿急急地向慈禧低聲說:“老佛爺,快開槍!快開槍!”慈禧事先雖做了充分準備,但事到臨頭,還是有點兒慌,顫抖著手扣動了扳機,隨著“嘭”的一聲巨響,母熊一個彈跳隨即倒下,一命嗚呼了。

眼見母熊被慈禧一槍斃命,在場眾人無不驚呼。

慈禧殺熊立威,雖是私下運作,但真相已在坊間傳揚開來,成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料。

唐玄宗以餅試太子

唐玄宗在位時,皇宮中的御膳越來越講究,不僅菜餚花樣繁多,製作工藝和設計也越來越精細、考究、別出心裁。一般老百姓家吃的麵餅,因為太過普通,在皇宮中幾乎從來都看不到它的蹤影,除非有時為了迎合皇帝刻意鍛鍊節儉風尚時,御廚們才會做幾張餅擺擺樣子。

有一天,唐玄宗和太子一起吃飯,太子喜歡吃肉,他拿起刀子切熟肉的時候,因為肉上面有許多油,切起來很不方便。正當太子舉著刀左右為難時,恰好看到侍衛送來了一盤餅,他便順手拿起一張餅,用它擦去了刀子上的油漬。

這時,唐玄宗不動聲色地看著太子,仔細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特別想知道他要如何處理這張餅。只見太子不慌不忙地切肉,吃肉,最後又拿起那塊餅,慢慢地把它送到了嘴裡。唐玄宗看到這裡,感覺兒子十分節儉,臉上立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張餅雖然小,透過它卻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想要識別一個人,往往需要學會從細微處觀察。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