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姐姐墮胎只為相救失散23年的血癌妹妹

[ 親情故事 ]

23年前,剛剛滿月的她被送人;23年後,突如其來的白血病扼斷了她生活的希望。為了骨髓配型,必須在茫茫人海里找到親生父母。後來,奇蹟終於發生,她迎來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二姐為了捐獻救命骨髓,毅然打掉了腹中骨肉……

 

曲折尋親,得知隱秘身世

2008年4月的一天,正在深圳出差的陸雯婷突然發現,自己左手腕莫名其妙出現了青紫色,有淤血,疼得要命。回到廣州的她連忙去醫院檢查。此時男友張黎明也緊急從外地趕回。當男友從醫生那裡拿到確診結果後,一下呆在了那裡:陸雯婷患有白血病。

得知自己的病情後,23歲的陸雯婷感到了空前絕望。

治療白血病,最理想的治療辦法是骨髓移植,找親人配型成功機會大一些。陸雯婷在家裡是獨生女,沒有兄弟姐妹,並且母親一向體弱多病,不可能進行骨髓移植手術。陸雯婷很無助,只想放棄治療。“咱們還年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要一步步去做。”張黎明在旁邊不停地鼓勵,但在這個男孩心裡,其實一樣的沒有底。

從醫院回到租房處,張黎明突然想起,去年陪雯婷回家過春節時,雯婷的父親陸社堂在酒後曾說,陸雯婷是抱養的。當時張黎明並沒有在意,認為是老人家酒後說的醉話。想起這個細節,張黎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深夜打通了陸家的電話。

凌晨時分接到電話,陸社堂老人感覺不妙。張黎明說出了雯婷的病情,問雯婷到底有沒有兄弟姐妹。老人猶豫半晌,終於道出一個隱藏23年的秘密——由於早年妻子身體不好,兩口子沒有生育,雯婷是23年前託哥哥陸福海抱養的,但哥哥已在10年前去世。陸社堂老人從沒見過雯婷的親生父母,不知道他們的具體住址,也從來沒有聯絡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雯婷至少有一個姐姐。

陸社堂斷斷續續回憶,雯婷的親生父母應是河南許昌人,因為計劃生育才將雯婷送人。並且,雯婷的親生父親當年曾去過哥哥陸社堂的老家——甘肅榆中縣,人們好像都叫他“吳衡”,但不知道兩個字怎麼寫。

該如何尋找雯婷的親生父母呢?

張黎明委託朋友按照類似“吳衡”的名字,按年齡相仿的原則,從許昌的戶籍中調出了36個名字。遺憾的是,經聯絡無一人是雯婷的生父。

失望之餘,陸社堂回憶起,當年哥哥陸福海去河南許昌做生意,還曾認識一個許昌人。這個許昌人後來到蘭州做木材生意,去過哥哥家。哥哥正是透過此人,認識了雯婷的親生父母。

陸社堂推測,雖然哥哥已去世,但侄子陸滿倉可能對抱養的事有一些印象,因為那時他已經10歲了。張黎明迅速透過電話跟陸滿倉取得聯絡。陸滿倉說,村裡有個叫陸光的人認識那個“許昌人”,建議張黎明去榆中縣打聽此事。

“許昌人”是雯婷生父的熟人,找到他就可找到生身父母!

張黎明一路奔襲,先到達玉門,從陸社堂處拿了雯婷幼時的幾張照片,然後趕到榆中,順利找到了居住在窮鄉僻壤的陸光老人。

陸光老人回憶說,那個“許昌人”名叫“楊水仙”,河南鄢陵縣人。

張黎明立即透過朋友調取鄢陵縣“楊水仙”的戶籍資料,不想查無此人,倒是有個叫“楊水現”的人。

“楊水現”是不是“楊水仙”?張黎明輾轉奔波,來到河南鄢陵縣望田鎮東村。在熱心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楊水現老人,沒想到,楊水現正是當年那個做生意的“許昌人”。目前他閒居家中,對一些往事還能記起。當張黎明問他是否還記得甘肅的陸福海時,楊水現猶豫了一下說:“記得,記得,一起做過木材生意。”

當楊水現聽完張黎明的介紹,老人興奮地說:“你等等,我去給你叫人!”然後轉身出了門。原來,雯婷的親生父母就是楊水現的鄰居,父親叫楊伍衡,母親叫阮瑞花。雯婷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張黎明非常激動,近兩個月輾轉數萬裡的辛苦總算沒白費,戀人有了希望!

骨肉團圓,親人赴廣州配型

楊水現一路小跑來到楊伍衡家,進屋就大聲喊道:“你的閨女找到了!”楊伍衡聽後,像被電擊一樣,當時就蒙了,他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她的男朋友來了,就在我家裡呢。”聽完楊水現的解釋,楊伍衡趕快讓妻子和大女兒去楊水現家。

來到楊水現家,得知離散23年親人的訊息,楊家人喜極而泣,陸雯婷的生母阮瑞花抑制不住對女兒的思念之情,當即淚流滿面,連說要感激張黎明一輩子!張黎明發現,雯婷的大姐楊彗麗,她和雯婷如同出自一個模子。

“走,快進家門吧!”阮瑞花拉著張黎明就走。一個狹長鬍同走到盡頭,是一個不大的農家小院。這就是雯婷的生父母家。張黎明拿出雯婷幼時的照片,一家人圍著看了又看。

為什麼雯婷被送給陸社堂家呢?楊伍衡詳細說了經過。

楊伍衡說,除大女兒楊彗麗之外,他還有一個二女兒叫楊春雨,雯婷是老三。23年前,楊伍衡已生下兩個女兒,一心想生兒子的他讓妻子懷上了第三個孩子,屬於超生,要罰款。

這時,陸社堂的哥哥陸福海來當地賣葵花子,住楊水現家。楊伍衡幫陸福海賣掉一部分葵花子。出於感激,陸福海說,可以去甘肅榆中他們家生,如果是男孩的話就帶回家,是女孩的話他可以幫找個好人家送養。於是,楊伍衡聽從了陸福海的建議,到甘肅榆中生下了雯婷。隨後,滿月的雯婷被陸福海抱走了。

楊伍衡當時不知道抱到了哪裡。陸福海只是說,會找一個很好的地方,不會讓孩子遭罪。隨後,楊伍衡和妻子回到河南老家,最終生下了一個兒子。後來,夫婦倆開始做五金生意,日子變得寬裕起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們對那個送人的親生骨肉的思念之情日益加深,更有一份深深的愧疚之情。多少次,楊伍衡和妻子在夢中見到孩子,驚醒的夫妻倆常常相對而泣,他們一直覺得對不起三女兒。

“甘肅那地方偏遠,條件艱苦,不知道娃兒有沒有錢去學校讀書……”1998年,楊伍衡實在按捺不住對女兒的思念,和妻子帶上1萬元錢,乘火車去了榆中。夫婦倆想法很簡單,看看女兒過得咋樣,生活困難的話就把錢留給她,希望有所彌補。可十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在當地找了好幾天沒有一點訊息,兩人失落地回來了。

如今,就像做夢一樣,女兒找到了,並且大學畢業在廣州工作,楊伍衡興奮不已。

楊家人高興地圍著張黎明打聽雯婷的近況。楊伍衡給在許昌工作的二女兒楊春雨及杭州工作的兒子楊正祥打電話,報告喜訊。當天中午,他又帶著大女兒等全家人,到當地一家飯館吃飯慶祝。

看著興高采烈的楊家人,張黎明一直猶豫著,不知怎樣把雯婷患病的訊息告訴他們。很快,楊伍衡查覺到張黎明的心事,預感到女兒可能出了什麼事。在他的追問下,張黎明終於把雯婷患白血病、需要找親人驗血配型做骨髓移植的事說了出來。

原本熱鬧的飯桌一下安靜下來,大家都難過地沉默了。原來經常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這樣的事,沒想到竟會出現在眼前。楊伍衡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隨後意識到,女兒的病情不能再拖下去,必須儘快進行骨髓移植。

楊伍衡當即決定去廣州。

第二天一清早,楊伍衡帶上大女兒坐上南下的列車,和張黎明到達廣州。張黎明見楊伍衡激動而緊張,勸他不要擔心。

他們來到位於天河區雯婷的出租屋時,雯婷開啟房門迎接。第一眼見到雯婷,楊伍衡的心就像被重錘敲了一下,呆住了。這是自己的三女兒,沒錯,長得和自己的幾個兒女是那樣像。此時,雯婷的養父陸社堂也在場,顧及他的感受,楊伍衡努力控制情緒,而雯婷也有些不知所措,沒有任何稱呼,只說了句“你們來了”,便不再言語。

其實,內心深處,楊伍衡渴望雯婷叫自己一聲“爸爸”,可他知道,此行目的是挽救女兒的生命,不能苛求太多。他當即給二女兒和小兒子打電話,讓他們火速到廣州,與大女兒一起給雯婷配型。楊伍衡是一個很有威信和號召力的父親,三個孩子很快聚齊,立刻到醫院抽血化驗配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