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爆發,近百名企業老闆紛紛“跑路”甚至自殺:4月,龍灣區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鶴失蹤;6月,溫州鐵通電器合金實業有限公司股東範樂樂人間蒸發;7月,瑞安恆茂鞋業老闆虞正林潛逃;8月,甌海區錦潮電器有限公司老闆戴列竣出走;9月,溫州正得利鞋業老闆沈奎安在市區順錦大廈22樓跳下身亡……而據媒體報道,溫州幾乎“全民借貸”,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隨著多米諾骨牌的依次倒下,這場危機使人們受損的不僅僅是金錢……
不久前,一個名叫戴莉的年輕讀者撥打本刊新聞熱線,傾訴了她的灰色經歷:她曾在溫州從事民間借貸工作多年,深諳該行業內的種種黑幕。但與此同時,她也是民間借貸的受害者——3年前,她因業務關係認識了當地的一個工廠老闆,併成為其情人,兩人合謀用借貸之名騙取了該老闆的原配數百萬元。可此後,民間借貸卻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夢魘,最終將她的幸福徹底摧毀……
民間借貸為媒
80後女大學生傍上溫州老闆
2007年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十分狂熱,很多市民踴躍貸款買房,而大量中小企業因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急需借錢渡過難關,可此時各大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偏偏緊縮銀根。於是,民間借貸生意迅速興起,擔保公司大舉開設,僅在溫州,就誕生了近300家。
當時,供職於溫州甌海區某擔保公司的民間借貸業務員戴莉,和同事們一起暗自歡呼——他們都知道,越多老百姓貸款,越多中小企業日子難過,他們就有越多的機會拉到業務,賺更多的錢。在公司老闆的鼓勵下,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戴莉1983年出生於溫州永嘉縣,2005年從浙江財經學院畢業後,便回到溫州從事民間借貸工作。當時,溫州的擔保公司就跟房地產中介店鋪一樣,滿大街都是,因此競爭十分激烈。她努力打拼了兩年,月收入仍然只有三四千元。
這一次,戴莉深信機會來了。那段時間,她不斷打電話向各類中小企業推銷,還自擬廣告語利用手機簡訊群發軟體四處攬客:火燒眉毛?求金若渴?XX擔保公司為您快速解決資金週轉,無須抵押,有意請電戴小姐……
第二天,戴莉就接到了一個名叫餘正坤的中年男子的電話。見面洽談時,他顯得很焦急,一邊催戴莉趕緊辦手續,一邊不停地抱怨:“唉,銀行不讓貸款,你們又利息這麼高——月息11%,是銀行的三四倍!簡直是趁火打劫!”戴莉笑道:“話可不能這麼說,我們幫你渡過難關,日後你賺到更多的錢,哪裡還在乎這麼一點利息?”
餘正坤需要貸300萬元。為確認其實力,戴莉專程去了他位於甌海區的工廠核查,並要求他影印了兩套房產證資料交回公司。在隨後的半年多時間裡,他們因業務關係有了多次接觸。交往過程中,餘正坤屢屢向戴莉傾訴自己壓力很大、婚姻不幸福,並對她流露出愛意。2008年初的一天,餘正坤向戴莉表白了,並保證說,自己遲早是要跟妻子離婚的。戴莉有些心動:自從有了餘正坤這個大客戶後,她的月收入便增加到了七八千元,她不想失去這份業務;另一方面,餘正坤的甜言蜜語也讓她充滿了幻想——35歲的餘正坤成熟穩重、風度翩翩,而且事業有成、身家千萬,正是她夢寐以求的完美戀人。戴莉暗想,如果他真能離婚,自己嫁給他有何不可?就這樣,她投入了餘正坤的懷抱……
有了肌膚之親後,戴莉對餘正坤瞭解更多了:餘正坤和妻子柳芹原本都是溫州樂清市農村人,早年開了一個鞋業加工作坊,然後一步步做大,後來又一邊做生意一邊炒樓,最高峰時買了十幾套房子。近幾年,餘正坤一心忙於工廠事務,而柳芹負責家庭和打理房產。
到了2008年,因遭遇金融海嘯,餘正坤明顯感覺到了做實業既累人又賺不了什麼錢,而房產投資熱此時也急劇降溫,前景堪憂。一次,他對戴莉感慨道:“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能幹什麼……”戴莉想了想,建議道:“要不,你也來做民間借貸生意吧?我覺得這行挺輕鬆的,錢又來得快,不像開工廠那麼麻煩!”
戴莉畢竟是學金融專業的,一番分析講解,餘正坤很快就將“民間借貸鏈條”瞭解透徹了:民間借貸的主要載體就是擔保公司,當央行銀根緊縮時,中小企業便從擔保公司高息貸款;而擔保公司的錢不是自己的,基本都是從民間借來的,一般都是普通家庭把錢交給中間人,中間人再把錢交給擔保公司,形成層層上交的金字塔形式;擔保公司給借錢人的利息比存銀行高很多,當然收取貸款者的利息更高。其中的利潤除了擔保公司賺取外,中間人、公司業務員等都有豐厚的提成。
餘正坤接受了戴莉的建議。2008年9月,他在還清戴莉所在的擔保公司的高息貸款後,便縮小了工廠規模,倒騰出400萬元交給該公司放貸,由貸款者變成了借錢人,“坐享其成”。
對於戴莉來說,不管是餘正坤借錢還是放貸,她都能獲利。因此,她就像藤纏樹一樣“傍”著他。而餘正坤受高利息的誘惑,越來越沒心思經營工廠,乾脆做起了“中間人”,四處遊說親朋好友將閒錢交給他“生息”。由於那段時間很多中小企業缺錢,不到半年,他就籌集了近千萬元民間資金投入擔保公司,從中獲得了比開工廠還高的利潤。
2008年12月底,戴莉因業績出色,拿到了10萬元年終獎金。欣喜若狂的她和餘正坤一起慶祝,並撒嬌道:“你答應過要娶我的,什麼時候兌現諾言呀?”此時的餘正坤已經離不開戴莉了——她不僅年輕漂亮,而且有文化有能力,還輔助他做民間借貸生意,讓他掙了不少錢。因此,他也希望和戴莉結婚。
“借貸”原配財產
小三與情夫設計騙走460萬
可是,餘正坤和柳芹結婚11年了,夫妻共同財產上千萬元,哪能說離就離?餘正坤覺得,這些家產是他打拼出來的,如果夫妻平分,自己就吃大虧了。怎樣避免離婚的損失呢?餘正坤冥思苦想,最後從“民間借貸”中獲得靈感,決定先向妻子“借貸”幾百萬元,然後轉移財產。當戴莉得知餘正坤的想法後,著實吃了一驚,但考慮到自己的未來,便很快答應配合他。
2009年2月,戴莉辭掉了擔保公司的工作,和餘正坤一起做民間借貸“中間人”。她租了一間辦公室,並臨時招了幾名業務員,餘正坤是幕後老闆,但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們兩人的關係。由於擔保公司註冊資金至少5000萬元以上,他們沒有辦理任何經營手續,只是以別的擔保公司為名,向散戶代理業務。
餘正坤以前個人投資民間借貸,都是從他的工廠裡挪用資金,從未拿家裡的錢,因為柳芹管得嚴,而且她只熱衷於炒樓,手裡有六七套房子,價值一千多萬元。此時,為了從妻子手裡套出部分財產,他反覆勸柳芹:“現在樓市低迷,你還是趕緊出手吧,你看人家放高利貸的都賺大錢了!”
放高利貸利潤豐厚,柳芹並非不知道——她身邊就有很多人將資金投入到擔保公司。一位劉姓鄰居半年前賣了一套老房子,拿到60萬元房款後投給擔保公司,年利率25%。她得意地對柳芹說:“我算過賬,如果出租房子,一年的租金也不過3萬元。可現在一年就能拿到15 萬元利息!”
柳芹動心了。2009年6月,她賣掉一套房子,拿到了160萬元現金。她向丈夫打聽哪家擔保公司可靠,餘正坤忙說:“只要利息高,哪家都行!”
第二天,戴莉就以某擔保公司業務員的身份上門向柳芹遊說。因為在溫州,擔保公司的業務員就像保險業務員一樣無處不在,因此,柳芹並未起疑,當即讓戴莉進屋談。兩人越聊越投機,柳芹還打電話叫餘正坤回來參考。
餘正坤趕回來後,裝作與戴莉互不認識。看完合同,他對妻子說:“不錯,利息挺高的,就是不知道他們公司實力怎麼樣?”隨後,他們開車隨戴莉去了一幢高檔寫字樓。參觀了辦公室後,餘正坤說:“看起來挺正規的。行,就這家吧!”說完,他就在合同上籤了字。柳芹知道丈夫懂這一行,於是沒多看,就跟著簽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