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拍出一部世界電影史上票房冠軍的電影已是功成名就了,時隔13年之後,這個人又拍出了一部票房亞軍電影,而且這個數字還在被重新整理,有可能超越曾經的冠軍,而居於冠軍之位。這個人就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兩部電影分別是全球票房18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和正在創造奇蹟的《阿凡達》。
就是這位動輒運用著上億美金的大導演,竟然曾為生計發愁,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修理工,後來他還當過卡車司機。從最初的不名一文到創造了奇蹟中的奇蹟,詹姆斯·卡梅隆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坎坷呢?
小神童輟學打工
他被譽為小神童,因為10歲那年就在家鄉舉辦畫展,12歲那年就寫出了一部科幻小說。這個孩子就是詹姆斯·卡梅隆。
上世紀50年代中期,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藝術家。詹姆斯·卡梅隆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兼具藝術和工程的雙重才華,小卡梅隆常常把家裡的電器拆個遍,而絕大多數時候,他還能將電器復原。家裡的牆面也成了小卡梅隆發揮藝術天賦的場所,他隨心所欲地畫下自己的靈感。這些在別的父母眼裡帶有“破壞性”的舉動得到了卡梅隆父母的讚賞,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小卡梅隆創造力的萌芽。
在父母的鼓勵下,小卡梅隆的天分得到了很好的發掘。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制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
14歲那年,卡梅隆看到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他被驚呆了!他一連看了10遍,並且立下了人生理想:做一個像斯坦利·庫布里克那樣偉大的導演!從那時起,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一點點地向理想邁進。
中學畢業後,卡梅隆被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物理系錄取,不久他就覺得大學的課程跟自己的理想相差甚遠,便退了學。他開始闖蕩社會,然而要想實現理想,首先要生存下去。在多次碰壁之後,他終於找到了養活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機械修理工。不久,他又找到了薪水更高的工作,給別人開卡車運送校餐。在閒暇時,他繪製小模型,還寫科幻小說。
就在這個時候,卡梅隆看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震驚、悔恨與痛心混合在一起的情緒衝擊著他,出了電影院,卡梅隆找到一個沒人的地方,一拳一拳砸在堅硬、粗糙的牆上。他要發洩!雖然雙手鮮血淋淋,但他絲毫感覺不到痛,他大喊:“《星球大戰》應該是我的作品才對!”不能再等了,必須現在就行動,一定要超越喬治·盧卡斯,拍出一部比《星球大戰》更棒的作品!
於是,他買了些廉價的攝影器材,試圖還原盧卡斯的拍攝過程。他在家中的客廳打出刺眼的明亮光線,讓攝像機沿一條軌道滾動來演練攝影。他常常整天穿梭於南加州大學圖書館,閱讀所有與特效有關的書籍。他徹底痴迷於自己的世界中。
不久,他說服了當地的幾個牙醫投資了2萬美元,開始拍片。他和一個朋友寫了個《時代交替》的劇本,把錢都用在了一個12分鐘的片斷上——外星機器人和一個操縱大量骷髏的女人之間的打鬥場景。這些骷髏戰士是卡梅隆親手裝配出的模型。他打算用這段剪輯贏得攝影棚,然後拍出整部影片。可在好萊塢兜售了好幾個月,沒有人相信他這個毛頭小子。
冷酷的現實讓他將叫板盧卡斯的理想擱置心底,他決定從頭做起。他在羅傑·科曼手下打工,受僱為電影《世紀爭霸戰》打造微縮太空飛船。他的攝影技術和製作模型技術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賞識,1981年,他登上導演寶座,監製恐怖片——《食人魚II:繁殖》。
在拍《食人魚》期間的一天夜裡,發高燒的卡梅隆睡著了,在夢中,他看見一個機器人張牙舞爪地走向一個驚恐的女人。之後,卡梅隆以這個夢為基礎,完成了一個劇本。他將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高爾·安尼·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高爾答應了,因為這個劇本實在太精妙了!1984年,影片上映,一舉奠定了主演阿諾德·施瓦辛格的巨星地位,這就是《終結者》,博回了投資的12倍票房。但,這只是卡梅隆的第二部作品。
《泰坦尼克號》不沉
在接下來的10年裡,卡梅隆執導了一系列驚人之作,包括《異形》《深淵》《終結者2:末日審判》,以及《真實的謊言》。這些影片全球票房收入達11億美元,這時候,他再也不是一個無人認識的毛頭小子了,而是一個成功的、有足夠影響力的導演。這些成功又使他年少的夢想日漸清晰,超越喬治·盧卡斯!
1995年,他寫了一部長達82頁的劇本,講述當地球淪為暗淡荒原後,一名癱瘓士兵去一個遙遠的星球執行任務的故事。那個被稱作潘多拉的外星世界由納美人組成,這種性情狂暴的類人族有著藍色的面板,長著貓臉,拖著爬行動物一樣的尾巴,身高10英尺。潘多拉星球的大氣層對人體有毒害,所以人類科學家們打造出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納美人,也就是阿凡達。他想用阿凡達來實現超越盧卡斯的夢想!
可不久,好萊塢兩大影業公司福克斯和派拉蒙找到卡梅隆投資1億美元巨資,讓他執導《泰坦尼克號》。1億美元,可以說是當時電影史上的投資之最!雖然卡梅隆只是一個拍過6部電影的導演,但兩大公司認準了卡梅隆。此時,卡梅隆放下自己的阿凡達,投身到《泰坦尼克號》的拍攝當中。
為了追求影片的完美,卡梅隆幾乎親自操辦了每一件事,從給特技人員畫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的原理,到為片中的傑克提筆畫素描。為了達到逼真的視覺效果,他花費了巨資在墨西哥海岸建造遠洋輪船殘骸,如此“燒錢”的舉動令投資方相當不滿,並對他冷言冷語。為了一個不一定用得上的鏡頭,他會讓演員在刺骨的海水中浸泡幾個小時,演員們怨聲載道。可片子還沒拍一半,1億美元巨資就被用光了,他要求投資方再追加1億美元!投資方拍案而起,拒絕追加。卡梅隆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仍然堅持著,喊出了豪言壯語:“‘泰坦尼克號’可沉,《泰坦尼克號》不可沉!”
為了讓拍攝能夠進行下去,卡梅隆承諾放棄全部導演費用和利潤分成。當時的輿論一片斥責聲,媒體稱其為“電影史上最大的豪賭”“電影史上最貴的一部影片”,並質疑電影公司能否收回成本。人們給卡梅隆取了個外號“燒錢機器”,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這個片子會遭遇毀滅性的失敗。
此時的卡梅隆在房間的窗臺上放了一枚剃鬚刀片,上面貼著一張便籤:影片成功,方能使用。在拍攝過程中,他一直在估算會虧損多少。他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拍了一部耗資2億美元的愛情大片,而結局是幾乎所有人喪生,這究竟是在幹什麼?他甚至私下裡對朋友說:“或許這部片子拍完,我就要另謀出路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收入達18億美元,成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而且排行榜上的第二、第三都跟它差了十萬八千里。《泰坦尼克號》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項獎,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頒獎晚會上,卡梅隆近乎瘋狂地舉起奧斯卡獎,大聲說出片中的著名臺詞:“我是世界之王!”
一個人的獨孤求敗
就在人們期待著卡梅隆的下一個奇蹟時,他卻消失了。他的消失一部分源自和數字公司的商談結果。數字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993年的特效公司,卡梅隆是創始人之一。他說劇中的主角是約10英尺高、藍面板的外星人,細腰,四肢健壯,他們必須栩栩如生,卻又不能使用道具。這些外星人需要用計算機設計出來,可公司一位技術專家卻告訴他:“這不可能完成,因為這樣的技術根本不存在。”的確,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完不成卡梅隆的要求。卡梅隆生氣地說:“你胡說!”這時候的他身心俱疲,想好好休息一下。正好電影公司因為《泰坦尼克號》的成功,給他開了一筆足夠大的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