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逃錯?

[ 哲理故事 ]

醫生醫死系列故事()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有一位老沈,是某國營建設單位的老工人。他是從晉北深山區出來的,由於講話時土語太重,所以他說的話有一半兒別人聽不太懂,得靠猜。

單位的工作多在野外現場,整日的風餐露宿,飢一頓飽一頓的,使老沈落下了老胃病。在野外單位,風溼病、老胃病等並不罕見,全是工作條件惡劣引起的,只是沒有被列入職業病而已。

老沈身體不壯,軀幹也不直溜,除了微有駝背以外,脊柱在左右方向上也不直,準確點兒講:他的雙肩、胯與雙腿有三條中軸線。因此,他走路打晃的幅度就大。熟悉的人,戲稱他走路還掄耙子。

那幾年,建設系統為了解決老職工子弟就業難的問題,出臺了一個政策,叫替身頂替。說白了就是老職工的子女來單位上班,其本人回家,單位在冊人員的名額沒增沒減。

當時,不少家在農村的老職工都享受了這個“待遇”,老沈也不例外,孩子來了單位之後,他就回老家去了。被子女替身頂替之後,老職工本人就跟單位沒有任何關係(如工資、勞保等)了。

奇事就發生在此之後。

過了幾年,老沈因突然腹痛,住進了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確診其為胃癌,必須儘快做手術切除腫瘤。

老沈對吃藥、打針都不草雞,唯獨怕開刀,這下可難住了他。其實,他知道癌症做手術並不全靠譜,本單位好幾位故去的職工,都是做了手術之後,尚未熬到出院,人就沒了。

“自己即使做了手術,恐怕也不能活著出院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老沈終於做出了一個果斷的決定。

第二天一早,當護士查房時,發現老沈不見了,而且他的生活用品也不在了。不用問也知道,病人逃走了。

住院的病人偷偷溜了,並不是稀罕事兒,不少病人因為欠了醫藥費交不上,就採用此法兒。何況老沈並不欠費:他交的住院押金還沒有用完。所以,醫院也就不再聲張了。

單位也不管那麼多,因為老沈除了在單位花名冊上還有個名字以外,已經跟單位沒有了任何實質性的關係。

不過,老沈從醫院逃跑後,也沒有回家,他在離開醫院之後就人間蒸發了。

一晃過了好幾年,老沈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就被單位的熟人忘卻了。

直到有一天,單位大院裡突然出現了一個走路掄耙子的身影,熟悉的人不禁大吃一驚:此乃老沈其人、還是他的陰魂復現?

當然這是真的、活的老沈。

據他跟熟人們講(別人依舊還是聽懂了一半兒):他半夜裡乘著護士不注意,就從醫院逃了出來。本來他是想回家的,可是當年師傅講的一句話又響在了他的耳畔:要是想逃離索命的冤家對頭,就必須躲過所有的熟人,包括家眷,不然遲早還得讓對頭找到。

他把醫院當成了“冤家對頭”,按照師傅的“教誨”,自然不能回家了。所以,他就撞進了深山。後來碰上了一個道觀裡的師傅,這位道人會氣功、懂醫,為他療病,後來他竟然沒事了,活了下來,。

當年老沈到底是不是真的患了胃癌,已經無法查證了。這是因為,十餘載之後,直到老沈盡其天年,他也再未踏進醫院半步:他實在懼怕醫生那把無情的手術刀切在自己身上。

不過,他那次似乎沒有“逃”錯!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蟬和螞蚱
下一篇: 治病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