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對齊宣王談過關於選拔人才的問題。
孟子說:“國君選拔人才,應當不論其人的地位高低,也不論同你關係的親疏。必要時,地位低的人可以超過地位高的,關係並不密切的人可以超過親近的。因為,地位高的,同你親近的,不一定都是賢能的人才。不過,地位既低、關係又不密切的人,他們的情況就往往很不容易瞭解,因此在考察某人是否賢能的時候,需要特別慎重。一定不要偏聽少數人的意見,而要聽取多數的意見。如果多數人說某人賢能,經過考察,他確是賢能,然後才可進用或提升。如果多數人說某人不稱職,經過考察,證明他確是不稱職,然後才可免職或開除。如果多數人說某人可殺,經過考察,證明他確是可殺,然後殺他,這樣,殺他的人不是您國君,而是全國人民。”
孟子的這段話,見《孟子·梁惠王》。現摘其中的一節原文如下:
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
“國人皆曰可殺”這句成語,便是從孟子的這段話來的。它形容罪大惡極的人,全國人民都說他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