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旅遊能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旅遊能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旅遊往往會使人產生一種大徹大悟的超越感,從“小我”進入“大我”,從瞬刻求得永恆,從有限達到無限。如泛舟黃河、長江,會喚起我們思古懷舊之情,給人以深沉崇高的歷史感。因為這兩條河流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祖國的文明史。那“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波自天涯”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雄渾氣勢、壯闊形式,沉積著久遠且渾厚的歷史文化意蘊。作為一名炎黃子孫,面對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在感慨驚歎之餘,精神會為之激盪振奮,進而萌發一種沉重的歷史責任感,而不僅僅是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傷情緒。再如,登臨秦皇漢武曾御駕封禪的聖山泰岱,或遊覽佛道修身養性的勝地峨嵋與武當,這“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偉壯東嶽,以及“峨嵋一派出崑崙,平疇突起三千米”的雄姿,怎能不使人生心胸坦蕩、超凡入聖之感呢?由此可見,旅遊是陶冶情操的一種極佳方式。旅遊者可根據自己的氣質選擇景點。多血質者可去名山大川,直抒胸臆。膽汁質者則遊亭臺樓榭,靜靜心境。抑鬱質和粘液質者應以瞻今古奇觀和起落較大的險景勝地,從而改變抑鬱多愁的心境。
此外,旅遊還能提高人的文化和鑑賞水平,增長見識。如蘇州的怡園為什麼稱”怡園”?原來主人是取自《詩經》上的一句話:“兄弟怡怡”。他造這座花園,是要子孫和睦相處。清代乾隆的御花園大多是小房間佈置,原來乾隆晚年極喜歡獨居斗室看書寫字。遊風景名勝,從某種角度說,是在看一部實實在在的歷史,能豐富人的閱歷。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熱水浴
下一篇: 冬日負暄和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