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和黃介夫憶竹

君家有美竹,绕庐千百个。

种时意虑深,别后年华过。

颜色日益新,根本久已播。

石间鸣溜去,烟外哀禽和。

子特何依因,兹焉辜啸卧。

慈亲齿发暮,学宦非敢惰。

风云乖会遇,羽翼顿摧挫。

遗经极精究,收功若计课。

怀策游钜公,鲠语几喙唾。

忍腹大穷归。离魂费招些。

予尝欲论荐,身微蚁在磨。

藉令或指擿,声名屡自堕。

吾师天下贤,黠羌久未破,

屈礼致豪英,隽材多将佐。

古来死恩士,乃是翳桑饿。

况子挟所能,何门不惊坐。

丈夫感气义,岂肯类市货。

行矣勿栖迟,曷曰祖车軑。

忆竹夙有尚,直节无染涴。

勉哉困益坚,持之以为贺。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蔡襄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北宋福建路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裡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遊縣楓亭鎮九社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

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贈少師,諡號“忠惠”。

蔡襄為官正直,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就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萬安橋(洛陽橋);就任福州知府時,去處民間巫蠱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轉運使(省長)時,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驛道松;在園林藝術上,君謨主持製作武夷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製茶、品茶的經驗,而《荔枝譜》則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蔡襄工於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傳世。

41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