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鶯啼序

檀栾宫墙数仞,敞朱帘绣户。正春暖、飘拂和风,衮入红尘香雾。见丝柳青青,袅娜如学宫腰舞。有黄莺、恰恰飞来,一梭金羽。

小巧身儿,锦心绣口,圆滑遽如计。避人,渐飞入琼林藏身,桃杏深处。对银屏、珠圆翠陈,隔叶底、恣歌《金缕》。忽群妃,拍手惊飞,奋然高举。

晓来雨湿,花娜柳垂,误投罗网去。缓缓访、六宫寻问,玉纤争握。放入金笼,眼娇眉妩。身如旅琐,无心求友。烟窗分影光阴里,听蛮声,似怨还如诉。

青山隔断,红妆满眼,谁怜一掬。幽恨难吐,沉香拂拂。亭北阑干,已得君王顾。但暗忆、西湖美景,雨色晴光,入翠穿红,巧转娇语。莺莺休怨天家,已赠金衣公子。生前号这恩荣,物类将何补。娇黄白奏词臣,为尔翻成,太平乐府。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汪元量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鹹淳(1265年~1274年)進士。南宋度宗時以曉音律、善鼓琴供奉內廷。元軍下臨安,隨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時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獄中,汪元量不顧個人安危,常去探望,兩人以詩唱和,互相激勵,結下了深厚情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許可,出家為道士,離開大都還江南,暗中結交抗元志士,在浙、贛一帶鼓動反元,圖謀恢復宋室江山。與民族誌士謝翱來往甚密。謝翱曾作《續操琴·哀江南》,歌頌其抗元活動。晚年退居杭州,為道士以終。

汪元量在詩歌的創作上有很深的造詣,其詩大多為記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而作,在後世有“宋亡之詩史”之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道:“其詩多慷慨悲歌,有故宮離黍之感,於宋末之事,皆可據以徵信。”有《湖山類稿》五卷、《水雲集》一卷傳世。

63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