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浣溪沙·紅橋

婉約詩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浣溪沙·紅橋
下一篇詩文: 蝶戀花·和漱玉詞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白的鳥兒,紅的荷花,把我的畫船引導;只見水裡的垂楊影裡,還有彎彎的紅橋;我想追尋這裡有過的往事,卻禁不住已黯然魂消。
遠望蜀岡上的平山堂,只見平山堂外路茫茫;天空有無數失群的大雁,江水流向遠方;我心中湧出了無數新愁,卻只能把它交給廣陵潮水,因為它波瀾起伏和潮水一樣。

註釋
紅橋:在江蘇揚州,明末建成。橋上朱欄數丈,周圍荷香柳色,為揚州一景。
橈:船槳,此指船。
平山:指平山堂,揚州遊覽勝地。
斷鴻:失群的孤雁。
廣陵:即揚州。

參考資料:
1、清詞三百首今譯,弓保安.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10頁
展開↧
詩文作者
王士禎
王士禎

王士禎(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謙益之後主盟詩壇,與朱彝尊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說,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等。

康熙朝書畫家宋犖稱王士禎“書法高秀似晉人“。近人稱其書法為“詩人之書”。博學好古,又能鑑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

2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