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滿江紅·無利無名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離亭燕/離亭宴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不重視名利和榮辱,就不會有一切煩惱。夜晚在燭燈前獨自唱歌、獨自喝酒、獨自沉吟、獨自大笑。加上群山雪滿和明月朗照的美景,心情更為舒暢。就算是再增加一百歲壽命又能怎樣,還不是一樣要老去。
富貴不能永葆,建功立業又何時能了。金錢富貴又能爭到多少?光陰易逝,應當抓緊時間及時行樂。等到春天到來時,要立刻帶上酒饌去留住東風,無拘無束地躺臥在芳草之上。

註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是唐教坊曲。
況值:正值、恰巧。
交光:互相輝映。
假:如果。
饒(ráo):加上,增加。
擬(nǐ):打算。
簞(dān)瓢(piáo)金玉:謂一貧一富。簞,古代盛飯的圓竹器;瓢,飲器。簞瓢,指貧窮生活;金玉,指寶貴豪奢的生活。
殢(tì):滯留。
東風:春風。


參考資料:

1、(宋)蘇軾等著,汪旭編著.豪放詞:萬卷出版公司,2014.08:第43-44頁

2、方智範,李康化評註.短籬殘菊:閒逸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3頁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張昪八十歲時,遠親近鄰都來祝壽,張昪取出自己親手釀製的米酒,殺雞宰鵝,與鄉親們共飲。席間,張昪豪情勃發,擊杯而歌,吟詠出這首《滿江紅》詞。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上片的首句“無利無名,無榮無辱,無煩無惱”直接寫出詞人不重名利的心態。“夜燈前、獨歌獨酌、獨吟獨笑”二句,寫詞人灑脫不羈的快樂生活。詞人喜歡在夜晚“獨歌獨酌、獨吟獨笑”,一個“獨”字就寫出了詞人的超然, “便假饒百歲擬如何,從他老。”表明作者就是喜愛歌酒吟笑的生活,雪月交輝的環境,至老無悔,表現了瀟灑的人生觀。

  下片則闡發議論。“知富貴,誰能保。知功業,何時了”一句感慨富貴難保,生命的時光有限,傳達出要抓緊時間,及時行樂的思想。末句“待春來攜酒帶東風,眠芳草”再以攜酒遊春的計劃收結。

  全詞以樸實無華的語句、直傾胸臆的手法表達自己不計名利、看穿富貴、超拔煩惱、悠遊歲月的襟抱。上片由超然物外的心境,歌酒吟笑的生活,雪月交輝的環境,歸結到如此生活,可以任其自然,到老無悔。下片言富貴難保,功業無盡,貧富相差無幾,生命時光有限,推匯出唯早及時遊樂。末句再以攜酒遊春的計劃收結。全詞以議論入詞,詠唱逍遙人生,在內容、手法和風調上可謂別具面目,其中滲融著《莊子》的齊物觀和相對論。 [4]  該詞為冬日雪夜感懷之作。全篇圍繞“名利”、“富貴”、“功業”等話題展開,表達了作者的見解。這是一首看透世事的曠達之作,詞人表達的是自己不計名利、看穿富貴,樂觀瀟灑,曠達不羈的豁達心態。

參考資料:

1、(宋)蘇軾等著,汪旭編著.豪放詞:萬卷出版公司,2014.08:第43-44頁

2、程豔傑,靳豔萍編著.宋詞三百首 精讀·故事 (上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第94頁

3、劉乃昌,朱德才選注.宋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01月第2版:第89頁

展開↧
詩文作者
張昪
張昪

張昪(992年—1077年),字杲卿,陝西韓城人。北宋大臣、詩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官至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兼樞密使,以太子太師致仕。熙寧十年(1077年)卒,年八十六。冊贈司徒兼侍中,諡號“康節”。

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