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送姜子謙丞於潛

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

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

君看妙莲华,本出汙泥中。

两松痛埽溉,下有簿书丛。

汙洁无二致,喧寂本亦同。

於潜今畿邑,蜀道万里通。

至今存古意,民风尚醇醲。

一邑既当问,尤宜抚疲癃。

蓝田文最高,后学仰韩公。

彼言盖有激,昧者但称工。

成案漫不省,丞载岂真聋。

姜氏太岳后,夷门慕家风。

教子延名师,列碑多儒宗。

宫庠既周荒,书称庆所钟。

换桂双枝秀,益见笔研功。

后生日加勉,衣钵传无穷。

君才有余刃,壮行气方充。

功名此椎轮,劲翮看摩空。

我归幸同社,棋酒时相从。

尊前不忍别,吟愁夕阳春。

我家老扬州,五纪有遗踪。

向来耕织图,为烦访溪翁。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送從子沆宰鄖鄉
下一篇詩文: 送姜子謙寄鍾離
詩文作者
樓鑰
樓鑰
樓鑰(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學家。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諡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

124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