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两名衲,筑阁扪星辰。
近山卧蜿蜒,远山高嶙峋。
朝看雨空蒙,暮揖云轮囷。
赋诗有宿诺,下语终未亲。
万法不孤起,请君作其因。
高挂四面窗,净扫一榻尘。
室中绝人声,门前谢车轮,容我睡半日,两忘主与宾。
缓烧海南沉,细碾建溪春。
是间傥有句,可与屈宋邻。
诗如奋蛰龙,夭矫不受驯;使可造次得,何异池中鳞。
世有扰龙手,媿我非其人。
诗不已就乎?著眼勿逡巡。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