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病起自敘

盗跖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业以三世论,事匪一生讫。

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

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

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

今岁夏云满,秋热如火室。

碑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

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

过客为忧惶,儿童亦战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從此毕。

发言嘱后学,此事汝无恤。

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无去来,妄想分凶吉。

我先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报亲朋,无学世哭泣。

四时为送葬,庶物甚充给。

遗文三百卷,空言或可心。

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

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

嘱之语方终,忽觉病小醒。

扶几起暂坐,渐渐四体轻。

又过三五日,倚仗登危亭。

俯首视群物,仰面观太清。

秋山叠叠翠,夜月圆圆明。

岂意今之日,犹存危脆形。

凭栏不忍归,聊适我心情。

虚纪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中秋待月值雨
下一篇詩文: 獨遊
詩文作者
釋智圓
釋智圓
釋智圓(976~1022),字無外,自號中庸子,或稱潛夫,俗家姓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詩文僧。他隱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後人因稱其為“孤山法師”。釋智圓雖為佛徒,但頗愛好儒學,喜為詩文,是唐中葉至宋初儒釋道三家學說相互滲透的時代潮流下,致力於儒釋相通的學 。

41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