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出山追術所見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列千松嶂。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合朱扉恣舒望。

当年祖讷伏於菟,蹑屐旋薙荆榛居。

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

呼灯谈话倏度夕,粥杯人赴云堂集。

日高振袂过隣峰,老衲相看但长揖。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酬曾無逸架閣見寄
下一篇詩文: 船回過德清
詩文作者
張鎡
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洩,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於陸遊。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遊。《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於世。 

113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