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楊秘監為餘言初不識譚德稱國正因陸務觀書方

人心怀感初因喜,感到极时还堕泪。

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诗中平淡意。

更须绝处悟一回,方知迷梦唤醒采。

今谁得此德妙法,诚斋四集新板开。

我尝读之未盈卷,万汇纷纶空里转。

君不见严陵使君敛眉头,清虚山水吟两秋。

又不见国学先生离文句,变现佛魔麾总去。

相逢三翁同肺肠,江西吴蜀如一乡。

只怜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终难香。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張鎡
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洩,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於陸遊。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遊。《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於世。 

113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