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山堂紀實

莓苔墙下斑谰长,烟霏谷口依稀上。

晨辉迳奔乌声来,夕影屡逢蟾魄晁。

杖拖瘦路鸣敲铿,天台庐阜着脚行。

中林稳置盘陀石,并坐不与孤云争。

疎红叠翠如先有,霜藤蔓缘惊蛇走。

枝枝叶叶巧相搀,岁寒俱是论心友。

庵前台上晴最嘉,数杯薄酒聊随茶。

客来劝主主劝客,醉倒冠履从欹斜。

且道如今夸其处,见成不是虚排句。

堂前新展假山诗,约斋老子堂中住。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張鎡
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洩,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於陸遊。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遊。《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於世。 

113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