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従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二子至,诗律严号令。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空岩侧破瓮,飞流洒浮磬。

山前见?亦,候吏铙鼓竞。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笑谓候吏还,御虎吾有命。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贈別
下一篇詩文: 洞霄宮
詩文作者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359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