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叶侯越著姓,胄出实楚叶。

缙云虽穷远,冠盖传累叶。

心大有所潜,肩高未尝胁。

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辟雍海环流,用汝作舟檝。

开胸出妙义,可发蒙起魇。

词如太阿锋,谁敢触其铗。

听之心凛然,难者口因嗋。

抟飞欲峨峨,锻堕今跕跕。

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

若金静无求,在冶惟所挟。

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经纶安所施,有寓聊自惬。

棋经看在手,棋诀传满箧。

坐寻棋势打,侧写棋图贴。

携持山林屐,刺擿沟港艓。

一枰尝自副,当热宁忘箑。

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笈。

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摺。

欢然值手敌,便与对匕筴。

纵横子堕局,腷膊声出堞。

樵父弛远担,牧奴停晏饁。

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嗫。

所矜在得丧,闻此更心惵。

熟视笼两手,徐思捻长鬣。

微吟静愔愔,坚坐高帖帖。

未快岩谷叟,斧柯尝烂浥。

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

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厌。

或羸行伺击,或猛出追蹑。

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

或外示闲暇,伐事先和燮。

或冒突超越,鼓行令震叠。

或粗见形势,驱除令远蹀。

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

或仅残尺寸,如黑子著靥。

或横溃解散,如尸僵血喋。

或惭如告亡,或喜如献捷。

陷敌未甘虏,报仇方借侠。

讳输宁断头,悔悞乃批颊。

终朝已罢精,既夜未交睫。

翻然悟且叹,此何直劫劫。

孟轲恶妨行,陶侃惩废业。

扬雄有前言,韦曜存往牒。

晋臣抑帝手,捘侯何啻涉。

冶城子争道,拒父乃如辄。

争也实逆德,岂如私斗怯。

艺成况穷苦,此殆天所厌。

如今刘与李,伦等安可躐。

试令取一毫,亦乏寸公镊。

以此待君子,未与回参协。

操具投诸江,道耕而德猎。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送程公闢守洪州
下一篇詩文: 與道原過西莊遂遊寶乘
詩文作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184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