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大滌洞留題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

洞宵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

层林仰首看,冷雾随起步。

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

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

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

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

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

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

冰涛卷雷鼓,滂湃力未已。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

拟议及思惟,望风当披靡。

回观翠蛟语,舞字最不死。

两诗故自妙,似觉泉在凡。

正须吾三人,作意共整理。

要令石点头,滔滔那解此。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次韻酬銛上人二首
下一篇詩文: 道傍叢祠榜雲老人廟
詩文作者
張鎡
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洩,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於陸遊。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遊。《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於世。 

113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