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奉答原甫見過寵示之作

不作流水声,行将二十年。

吾生少贱足忧患,忆昔有罪初南迁。

飞帆洞庭入白浪,堕泪三峡听流泉。

援琴写得入此曲,聊以自慰穷山间。

中间永阳亦如此,醉卧幽谷听潺湲。

自从还朝恋荣禄,不觉鬓发俱凋残。

耳衰听重手渐颤,自惜指法将谁传。

偶欣日色曝书画,试拂尘埃张断弦。

娇儿痴女遶翁膝,争欲强翁聊一弹。

紫微阁老适我过,爱我指下声泠然。

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

君虽不能琴,能得琴意斯为贤。

自非乐道甘寂寞,谁肯顾我相留连。

兴阑束带索马去,却锁尘匣包青◇。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豐樂亭小飲
詩文作者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1255 篇詩文